「下厨房周刊039」绣合新添一线长,金针斗巧制鸳鸯

2012年2月27日 颜小兽


金针菇,在日本被誉为“益智菇”、“增智菇”。当年动画片《聪明的一休》广为传播,一休成了聪明孩子的通称,有人则把金针菇叫做“一休菇”。金针菇中的赖氨酸和含锌量特别丰富,能促进儿童的智力发育和成长。此外,金针菇具有提高人体免疫力、抗菌消炎、防御肿瘤的作用,春天多吃金针菇还能预防过敏。需要注意的是,金针菇必须要煮熟吃,否则易导致中毒。

白灼金针菇

1、葱洗净切成葱花,小红椒洗净去蒂切成辣椒圈(不太会吃辣的把辣椒籽去掉);
2、金针菇洗净切去根部,锅中水烧开熄火,入金针菇焯水一分钟,捞出沥干水份;

3、碗里倒入两勺生抽酱油,加一点白糖调匀;
4、将沥干水份的金针菇梳理整齐码在碗中,撒上葱花;
5、锅烧热,倒入两勺食用油,油温升至八成热,转小火下辣椒圈爆香,捞出辣椒圈放在金针菇碗中;
6、转大火让锅中油温升高至冒烟,关火,迅速浇在金针菇上,激发出葱花的香味,吃时拌匀即可;

菜谱菜单推荐

【甘蔗马蹄甜汤】
滋阴润肺,食材也正当令,尤其适合干燥的早春。

【油焖春笋】
春笋为鲜,现在不吃更待何时?油焖是最家常的春笋做法。

【干贝菠菜粥】
乍暖还寒的时节,适合喝点来养生补气。

【古早味十足的美貌菜谱】
144款气质型美貌菜谱,送给外貌协会的你。

时令蔬菜和水果

茼蒿春笋荠菜、葱、牛蒡、白萝卜芹菜、莴、卷心菜、菜花
猕猴桃甘蔗、生姜、、柑橘、草莓苹果杨桃、莲雾

【张唐专栏】那一口醉人的稀烂

子定要炖到稀烂方才好吃。一般来讲,稀烂这个词总代表了些不太好的状态,比如胃肠不适后的反应,比如神情萎靡时的表现,还有关键时刻的ED,都足以让人痛恨稀烂这个状态。然而当某些肉类被形容为烹制到稀烂时,这个词顿时焕发出勃勃生机,画面感十足,能让人立刻从文字里读出口水,在想象中就上一碗白米饭
阅读全文:/article/5229

我们试着每周用邮件告诉你一些关于北半球的时令食物、以及一些厨房小知识。如果你喜欢这些内容,可以到下厨房里注册一个帐号,就可以每周用邮件收到我们的周刊。

Elise的美式家庭烹饪手记

2012年2月24日 丸子小姐

何谓“美式食品”?对许多人而言,美式食物就是麦当劳、肯德基。似乎速食,高热量,不健康一定是关键词。于是小编常常在想,美国人平时在家都吃什么。太过于方便的快餐,会不会已经抹掉了那份在厨房中忙碌的乐趣和安宁?还是说也像我们一样,依然有种对家里做的菜的深深眷恋?

Elise Bauer是个普通的加州姑娘。原本是网络公司职员,后来建立了美食博客simply recipe,用每天写一份食谱的方式一点一滴地记录自己和家人朋友的生活。博客里的每一道菜都包含着Elise家特殊的感情。小时候吃过的香蒜面包、妈妈做的牛尾、爸爸牌炖、朋友擅长的蛋糕、不小心倒错杯子,却歪打正着调出了好喝的蜂蜜酒……简单的菜式,朴实的语言,轻松的气氛,却透着这姑娘对于生活发自心底的热爱,也让我们透过她,看到美国老百姓温馨真实的家庭生活。

Elise的爸爸妈妈都做得一手好菜,菜谱里的美貌成品多半都是他们做的。

基于这一家人这么有爱,被戳中萌点的小编特意将菜谱翻译成中文,方便大家实践。首先介绍给大家的是Elise家普通的一次家宴。相比起复杂精致的法式和意式大餐,美式家宴显得简单朴素了很多。往往只是一道冷盘,一道主菜,一道主食,一道汤,再加上一道甜点。菜式也没有什么特别复杂昂贵的,大家一边吃一边随意聊聊天就好。似乎在他们眼中,比起食物本身,亲人朋友之间那份人情味才更重要。

冷盘:鸡肉沙拉(做法)

鸡肉沙拉在Elise家里一直是由父母来做的。爸爸负责切好所有的材料,妈妈负责调酱汁。虽然简单,却始终印在Elise心里。一想起来,就觉得无比安心和温暖。

主菜:水晶牛尾(做法)

在Elise的童年记忆中,炖牛尾是妈妈冬天最爱做的菜。这一道水晶牛尾简单上手,连爸爸吃了都说:“恩,牛尾就该是这个味儿。”

主食:美食家常炸薯片(做法)

null

Elise 的父母前几天为了炸薯片的做法吵来吵去。Elise的妈妈喜欢用生土豆片来做,当做炸的配餐;而爸爸却偏向于用前一天剩下的熟土豆来做成早饭。其实,两种都很好吃。生土豆做出来表面比较焦脆,而熟土豆搅拌一下有点像土豆泥,可以和培根,辣椒或者火腿拌在一起吃。如果再加个蛋,就变成一顿地道的德式农家早餐了。

汤:意大利蔬菜浓汤Minestrone(做法)

null

这份菜谱被他们搁在家里闲置了好多年,无人问津,这周末终于被拿出来做了一次。味道很赞!尤其适合寒冷潮湿的冬天。

甜点:椰香马卡龙(做法)

null

椰香马卡龙一直都是超甜超粘牙的代名词。直到Elise的邻居,糕点厨师Evie带来了她的自制马卡龙:不太甜,内部细腻柔软,也没有粘牙的问题。秘诀在哪里呢?来做做看嘛~

爱和美食其实不限于风俗、习惯或国家。有家的地方,就总有我们缠绕的牵挂。

点此查看更多 Elise Bauer 的菜谱

你或许还喜欢:《爱的火把在厨房点燃:前进!美国MaMa厨房》

这篇文章来自下厨房美食生活杂志
更多有情怀有掌故的菜谱信息,欢迎来www.xiachufang.com逛逛
唯有美食与爱不可辜负 ^_^

那一口醉人的稀烂

2012年2月22日 张唐


萝卜老鸭汤】(作者:AMMA 点此查看详细做法
———————————————————————————————————————————

一岁多的女儿最爱吃肉,在她看来,所有的蔬菜都是树叶,只有“又又”才是能入嘴的菜食,而所有的“又又”当中,“子又”最最美好,因此,“七子”也是她最爱在饭前念叨的闲话。
  
超市里的肥厚鸭腿买来,简单焯水,放上葱姜料酒,加些老抽清水,用砂锅细火慢煨上两个钟头,出锅前依自己的口味撒盐添糖,就是道美味。鸭肉炖至稀烂,提起腿骨轻轻抖抖,肉便脱骨而出。唯一的缺点是子大多太肥,总有层一指厚的肥油漂浮在表面,若是不喜油腻,只需将炖好的子连盆放进冰箱,待肥油凝结成霜后刮去即可。
  
子定要炖到稀烂方才好吃。一般来讲,稀烂这个词总代表了些不太好的状态,比如胃肠不适后的反应,比如神情萎靡时的表现,还有关键时刻的ED,都足以让人痛恨稀烂这个状态。然而当某些肉类被形容为烹制到稀烂时,这个词顿时焕发出勃勃生机,画面感十足,能让人立刻从文字里读出口水,在想象中就上一碗白米饭。这样的描写,明清小说里最是常见:马二先生在蘧公孙家做客,上来一碗炖,一碗煮,一尾,一大碗煨到稀烂的猪肉,这胖大先生连吃了四碗饭,将一大碗烂肉吃得干干净净,里面听见,还又添出一碗来。每每看到这里,我都是口角生涎,恨不能依样弄上一桌,吃他个痛快。其实那几味菜里,除了之外,只怕都是炖作了稀烂的,不然哪能好吃?
  
在南京时,应天西路高架还没修好的辰光,引桥一旁有家用破仓库改成的土菜馆,破瓦红砖,看上去极不起眼,然而一到饭点,门口便车流不断。老板是个书法爱好者,打大门起,每一扇门的两侧都贴着副毛笔写成的红底对联,一手武中奇临得很有几分味道。进得院门,空旷的小院里一字排开二、三十个煤炉,每只炉上都有一只肥大的子正在砂锅里被小火细细地煨着,不知加了什么作料,红光大泛,几个穿着脏兮兮白褂的厨子就像生产线上的员工一般,在炉边安静走动,观望炉火,不时用汤勺舀起锅下的红汁再顺着身浇下,如此反复,要炖上整整一天。中午是无论如何也吃不上这道菜的,只有晚上时分,一桌人围拢坐定时,这一大砂锅子才能端上。汁水已然很浅,粘稠红厚,只够埋进只爪子。用筷子在身上轻轻一拈,鸭肉便随筷而起,带着片肥白的皮,红汤淋漓,入口即化,绝对当得起“稀烂”二字,价格好像也不是太贵。只是等高架落成,饭店再不见踪影,如此美味,只好留待回忆了。相较起来,许仙楼的神仙虽然也炖得颇具火候且外形完整,但每日限量需预定的设置顿时让这一道菜蒙上了一层小白领的矫情,不够讨人喜欢,着实落了下乘。

专栏作者:

张唐在豆瓣

这篇文章来自下厨房美食生活杂志
更多活色生香的菜谱信息,欢迎来www.xiachufang.com逛逛
唯有美食与爱,不可辜负^_^

「下厨房周刊038」隰(xí)有苌楚,猗傩(yī nuó)其枝

2012年2月20日 颜小兽

新西兰奇异果享誉全球,但其实中国才是它的原产地。猕猴桃在19世纪被国外引种,新西兰最早将其商品化。美国向新西兰进口猕猴桃时,由于kiwi鸟是新西兰的骄傲,新西兰人也自称kiwi,便将猕猴桃命名为kiwifruit,又音译为“奇异果”传回中国。猕猴桃古称“苌楚”,《诗经桧风》中有“隰(xí)有苌楚,猗傩(yī nuó)其枝。天之沃沃,乐子之无知。”的诗句,意思是说“洼地上长着猕猴桃,微风中摇曳着枝条。婀娜的姿态多可爱,真羡慕你没烦恼。”

猕猴桃营养丰富,除了含有维生素C、A、E以及钾、镁、纤维素之外,还含有其他水果比较少见的营养成分——叶酸、胡萝卜素、钙、黄体素、氨基酸、天然肌醇。可强化免疫系统,对心脏、大脑都有很大好处,其中的精氨酸还能增进男士性功能,对女生来说也是一种很棒的减肥水果

奇异果果冻

1、将一半猕猴桃切丁;
2、将猕猴桃丁、白砂糖、柠檬汁和水放入容器中,用微波炉加热;
3、将加热好的混合物过滤,滤出猕猴桃丁后,放入胶粉,搅拌均匀;
4、将盛有混合液体的容器放入冰水中,不停搅拌,直至液体冷却;
5、然后将液体分装入小容器中,第一次只倒入1/3,然后放入剩余猕猴桃丁,放入冰箱中,待液体凝固后再倒入剩余的液体,放入剩余的猕猴桃丁,这样可以让水果均匀分布;
6、待液体凝结一体,倒出,即可。

菜谱菜单推荐

【蜂蜜大枣茶】
2月19日进入雨水节气,大是这个时节的养生佳品,做一罐大泥放在冰箱,随喝随取很方便。

【咖喱双花】
将菜花(也称花菜)和西兰花同炒,是一道冬末春初的时令小炒,用咖喱粉调味带来惊喜。

【中华小当家料理实验性研究报告】
童年经典动画《中华小当家》,再现片中的神奇料理!

【快手菜和懒人餐】
简单快速也能吃得健康又满足,128道适合懒人的快手菜帮你轻松过日子。

时令蔬菜和水果

葱、菠菜牛蒡、白萝卜胡萝卜红薯芹菜、莴、卷心菜、菜花
猕猴桃甘蔗、青、柑橘、柚子苹果杨桃、莲雾

【漫画菜谱】奶香粘豆包

【知味人生de美食大杂绘】正在下厨房博客连载,首期教大家做很Q很萌的【奶香粘豆包】。菜谱做法和步骤图都有漫画版和现实版可供对照哟,非常有趣!作者知味人生是下厨房的认证厨师,她说:“菜谱可以画,画可以飘香,香可以宜人,人可以丰满。只求笔耕不辍,厨房不冷。”
阅读全文:/article/5246

我们试着每周用邮件告诉你一些关于北半球的时令食物、以及一些厨房小知识。如果你喜欢这些内容,可以到下厨房里注册一个帐号,就可以每周用邮件收到我们的周刊。

「知味人生de美食大杂绘」奶香粘豆包

2012年2月16日 知味人生 _丫头

现实版【奶香粘豆包】的步骤图做法戳这里!

专栏作者:

知味人生的下厨房主页 | 采访:《知味者,丫头也》

这篇文章来自下厨房美食生活杂志
更多有情怀有掌故的菜谱信息,欢迎来www.xiachufang.com逛逛
唯有美食与爱不可辜负

^_^

日本关西蛋糕游记

2012年2月15日 颜小兽

文/默音

作为一名甜党,去哪儿都会有意无意地寻觅蛋糕。日本有我敬仰的点心师,而且日系甜点自有其清淡自然的风味,所以前不久的关西行也离不开甜食的陪伴。在此简单做个记录,不为馋人,只为同好交流。

【第1站】HARBS。京都大丸。★★★★

日本的百货店一般每层楼都有咖啡馆,暴走“看庙”虽然怡情,毕竟也有疲倦的时候,去大丸本来只为歇脚,偶然遇见HARBS,十分惊喜。这家的蛋糕大多卖相质朴,门口橱窗有陈列,我挑了一只草莓鲜奶蛋糕蛋糕体是巧克力,上来后不由得吃了一惊,好大一块!后来看网站才知道,HARBS的卖点之一是新鲜——没有冷冻保存,当日做当日卖,另外就是24cm的大尺寸。

蛋糕体是我吃过最细腻的海绵蛋糕,不由得激发了我重新挑战海绵的心。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这个鲜奶油,口感实在太棒,细滑又不腻。草莓非常清甜,后来在超市买过几次草莓,都没有这个蛋糕里面的好,很奇怪。

【第2站】C³(classic contemporary chic)。京都大丸地下。★★★

纸盒装的提拉米苏,模样惊艳,味道吃起来和自己做的也没多大差别。是软身版的,手指的形状比较特别,记得好像国内某个烘焙博客看到过类似的手指。这家店的盒子上写着fresca delizia,很容易把那行字看成店名,其实是Henri Charpentier的子品牌,关于后者,接下来还将提到。

【第3站】一心。★★★★★

”いっしん“其实是米其林两星的和牛餐厅,各种口感绝妙的牛舌牛肉牛排等等,都做成精致的小份,一道道上来。同去的朋友说好吃但是没有蔬菜,感觉有点崩溃,我倒是很爱。最惊艳的是甜点——大厨自己做的焦糖布丁,以及清酒冰淇淋。因为是牛肉专门店,自然有相熟的牧场提供新挤的牛奶,而他还不知从哪儿弄来清酒制造过程中的泡沫,加入冰淇淋。哎,后来也吃过各种清酒冰淇淋,都不如这一款,果然很牛。我惟一的怨念就是冰淇淋好小。。。

【第4站】Juchheim。京都站伊势丹地下。★★★★

Juchheim好像上海久光也有分店,他家最有名的是年轮蛋糕,我买了个小小的蛋糕卷坐火车吃,谁让我是卷控呢。这个似乎是全蛋海绵,吃得出蜂蜜香,比HARBS的质地扎实。

话说神户有两家著名的点心店,德系的Juchheim,还有俄系的Morozoff。Juchheim的创办人Karl Joseph Wilhelm Juchheim来自德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他和妻子在青岛开了一家蛋糕店,因为青岛沦陷,J先生成了战俘,被带到日本。他在战俘营的艰难条件下做出年轮蛋糕,听来有种传奇色彩,几乎可以拍电视。总之J先生后来开了一家名为“欧洲咖啡馆”的小店,最终在日本逝世,妻子一度离开日本又重返,开创了Juchheim品牌。(Morozoff家又有其他传奇,但这两家现在似乎都是由日本人经营的。)

年轮蛋糕比用黄油的点心更符合日本人的口感,J先生一开始选择用它作为招牌,实在明智。但我这次自始至终都没有吃他家的年轮蛋糕,现在想来真是失策。

【第5站】无品牌清酒冰淇淋。城崎温泉。★★★★

就是把当地的纯米吟酿浇在香草口味的软冰淇淋上,这吃法真是酒鬼加甜党的至爱。但因为天降大雪,加之赶时间没法坐在店里,毕竟太冷,没能吃完。

【第6站】Henri Charpentier。京都站伊势丹地下。★★★★

可能有很多人注意到他家的柜台,一排金灿灿的费南雪呀。他家的招牌点心。我当时脑子又抽风了,觉得费南雪含油量太高,还是要收敛点,所以买了一枚小小的巧克力覆盆子蛋糕蛋糕本身不错,吃得出不同巧克力的风味,最底下是块黄油饼干,但因为是商场买的,旁边放了小冰块包降温,拿回旅馆吃的时候觉得口感已经欠了点,只能达到三星半。蛋糕果然还是在店里吃最好。。。而且最好有美丽的盘子叉子,唉。

不要被法国点心师的名字骗了,这家店也是日系,不过目前的创意总监还真是个法国大叔,Christophe felder。官网有他的一款食谱。http://www.henri-charpentier.com/letter/vol36/

【第7站】Patisserie S。★★★★★

这是旅程中惟一一处特意去的点心店,因为它在日本的“大众点评”(食べログ)排名京都第二,还因为京都第一的patisserie tendresse连续一周休息。。。小店地点偏僻,但是生意显然很好,我想吃的Carre fraise和Ambre已经没了,可选择的不多,最后挑了一只黑森林(朋友选的,我根本认不出这是Foret-noire ),一只巧克力覆盆子。他家的咖啡点单的时候可以选浓淡,比较贴心。那只疑似黑森林的味道很惊艳,巧克力覆盆子的整体感觉要比Henri Charpentier柔和均衡,简单地说,就是更覆盆子!我后来还买了他家的一小罐覆盆子果酱,并打算记住店主的名字——中元修平,78年生,天蝎座。我私底下希望他不要变成什么厂牌,始终就这样一家小小的精致的店。

上面的慕斯层好吃极了,有种特殊的酒香,和蛋糕体也很搭。这只变种黑森林是旅行中最爱的一枚蛋糕,可惜好小。

我果然爱巧克力覆盆子的搭配。

【第8站】忘记拍照也不记得名字的一家蛋糕。还是京都站伊势丹地下。★★★

尺寸都很迷你。我记得买了一只白兰地蛋糕,一只中间夹有整粒覆盆子的。两者都是厚重的杏仁海绵蛋糕体,白兰地味儿很足。吃第一只在火车上,第二只在奈良的猿泽池边,当时正好风大,三分之一个蛋糕还被吹走了。。。害我收拾半天。奈良到处都在进行环境美化运动,所以没有垃圾桶,我只好拎着蛋糕的尸骸逛了大半天。

【第9站】同样没拍照的家常戚风。奈良的一家咖啡馆。★★★

下午茶的套餐,戚风切成三小块,配有淡奶油和罐头黄桃,显得很丰盛的一大盘。唉吃过Patisserie S后,其他都是浮云。其实奈良的旅游指南上也写了他们的特色小蛋糕店,但那家真的好小,椅子看着也不舒服,所以我们还是找了一家适合坐下休息的。旅途到了最后,舒服比什么都重要。

【第10站】春鹿的吟酿冰淇淋。★★★★

春鹿是奈良的老牌酒厂,恰好人家的门市搞活动,买小杯子可以获得品尝清酒的机会,我们就坐在里面吃喝起来。感觉他家的酒偏冷硬,最后买了一款新出的气泡酒(清酒味的香槟!)。冰淇淋的清酒味儿很浓,真是靠山吃山靠酒吃酒:P

最后总结,关西的甜点整体水平确实不错,关键还是材料和用心吧。自从自己开始做点心,已经很少觉得外面的甜食美味。。。这一次才发现店家的品质毕竟不是家庭制作可以达到的,嗯,只要店家够花心思。我最后一狠心买了小岛老师的书,打算继续钻研。毕竟,甜食于我,是生活的点缀,是某些下午的美好瞬间,在这些瞬间里,世界聚集在舌尖,轻柔地化开。

原文来自默音的豆瓣日志《关西蛋糕记》下厨房美食生活杂志经作者授权后转载。
更多有情怀有掌故的菜谱信息,欢迎来www.xiachufang.com逛逛。
唯有美食与爱不可辜负^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