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档: 作者存档:

「下厨房周刊079」轻雷隐隐初惊蛰 · 春笋

2013年3月4日 颜小兽

3月5日是今年的惊蛰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 我国古代将惊蛰分为三候:“一候始华;二候仓庚鸣;三候鹰化为鸠。” 此时大地回春、花开始盛开、燕子归来,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不过近期日夜温差还比较大,切莫一下子减少太多衣物,以免感冒。

一年四季都有,但以冬笋春笋最佳。春笋立春之后挖取,是初春时节不容错过的鲜美食材,由于收获期短,且不易保存,素来被视为珍贵的美味。在历代文人的心目中,竹子是谦谦君子的象征,从竹子中诞生的,也因此显得格外文雅。冬笋体积较大,而春笋是细细长长的,剥了壳之后白嫩喜人,在古诗词中经常被用来形容美女的纤纤玉手。春笋滋味淡雅,有一股自然的鲜味,做法也很多样,或炒或炖煮,都能成就一盘别致的菜肴。

油焖春笋(by 木可家)

1、春笋切滚刀块,入沸水稍煮几分钟,煮去涩味,沥干备用。
2、高汤、生抽、老抽、糖、少许盐和一点点醋调成汁备用。
3、油锅烧热,倒入炒至边角微黄。
4、倒入调好的汁炒匀,盖上锅盖小火焖烧几分钟。
5、大火收汁,出锅撒上葱花即可。

其他春笋的新鲜做法

【荠菜春笋】by 小白素食记录

【豆瓣酱春笋烧鸡翅】by Pan小月

时令蔬菜和水果

春笋韭菜、小葱、荠菜茼蒿萝卜白菜、卷心菜、芹菜、花菜、西兰花土豆红薯
草莓柠檬菠萝猕猴桃蓝莓柚子子、橘子、苹果枇杷

时令菜谱菜单推荐

【荠菜炒年糕】没有繁复的配料,做法简单,鲜美时令菜的好吃法。
【草莓果粒冻芝士蛋糕】芝士糊中拌入大粒的草莓,格外清爽。
【像MAX一样做小蛋糕】热门美剧《破产姐妹》掀起的cupcake热潮。

我们试着告诉你一些北半球的时令食物、热门菜谱、以及厨房故事、书影音。每周通过 blog.xiachufang.com 更新,新浪微博 @下厨房 定时推送。推荐关注下厨房微信账号( 打开微信—朋友们—添加朋友—搜号码—输入xiachufang ),在手机上看下厨房周刊,不会再错过。

未完成的厨房心愿

2013年2月27日 颜小兽

我的厨房情结是:我没有厨房情结。对于厨房,从来都没有一种别样的感情。从小到大,从来没有想过自己做饭,或许是我活得太优越?很小的时候吃爸爸炒的菜,记忆里没有好吃不好吃,只是不喜欢吃青菜,因为嗓子细,容易卡住。后来,他们说我长得不高,就是因为没好好吃青菜

记忆里的第一个厨房在80年代末的筒子楼里,家里一室一厅,厨房在公用走廊的对面。一个烧煤的炉子、一架炒锅、一把锅铲,这就是全部。那时候我爸担任家里的大厨,做了些什么菜我都记不太清了,生活过得可以用清贫来形容。老爸是一个技术宅,用现在的网络语言说,是一款纯屌丝型男人,看起来很居家。我跟我妈都不挑他做的饭,也不挑他提供给我们的生活。

爸爸后来不做饭了,因为教会了妈妈。所以可想而知,我妈的厨艺也不是很精湛。对于食物的容忍度,想必是从小时候就培养起来的。尽管起步晚,但做了十多年也算熟能生巧。很难说是我的口味培养了我妈的厨艺,还是我妈的厨艺培养了我的口味。她的拿手菜排第一的是「红烧仔鸡」,我对很挑,比如不吃肥到流油的洋,也不吃土到没肉的土鸡,只吃介于中间的那种。我不吃白爪子的,只吃黑爪子的,不吃乌鸡

我不管这叫挑食,暗暗觉得是老妈的手艺把我培养成了这个样子。第二道拿手菜是「红烧基围虾」。味道辣辣的,现在想起还流口水。每回同学来家做客,老妈都会上一道红烧基围虾,用好评如潮来形容一点不过分。老妈做得不是很好,这跟我不爱吃有很大的关系。像我说的,的确也很难讲清楚是我的口味造就了我妈,或是我妈的手艺造就了我对食物的品位。

第一次搬家,新房子两室一厅有单独的厨房,在单元楼里,那时我上三年级。厨房不大,四五平方米的样子,有锅有铲子。在这个家里住了十年。几乎每一天都是我妈在做饭,因为老爸作为男屌丝技术流终于逆袭,家里的伙食也变得好了许多。过去没见过的食材诸如海鲜之流也终于得以上桌。对了,我妈不爱吃怪动物,怪动物包括除了、猪、螃蟹之外的所有动物,这个习惯一直让我觉得我也不吃怪动物。直到有一天,我在外面吃饭,觉得牛肉羊肉味道都不错。

第二次搬家,厨房大了一些,厨具先进了一些,食材倒是没怎么变,我妈依然不吃怪动物,偶尔为了我跟我爸做些牛肉羊肉,带着施舍我们几天好日子的心态。上大学在家吃的日子变少了。我是在武汉上的大学,起初吃不惯食堂,后来觉得大锅煮的土豆真香,最常打的菜是香干肉丝和玉米丁。所以玉米在我生命中,还挺重要的。再后来,就开始了在学校附近的小吃街混吃的生活。武汉好吃的的确不少,豆皮、热干面、酸辣粉、臭豆腐小吃街有的基本都吃过。

今天听一位朋友说,她看过一个理论,说一个人的口味取决于他七岁前所吃过的食物。回忆下我七岁前吃的,应该是姥姥做的面和馒头。看来对面食的喜爱也不是没来由的。今天的我,在佛州这个充满阳光,嗯,和海鲜的地方,有了自己的厨房。我不怎么做饭,总嚷嚷时间少,其实是自己太懒惰。看到「下厨房」网站上的人们po出的一张张美食,总想着有天我也应该拍几张,不枉费我花时间捯饬锅铲子。

另外,我有一个未完成的心愿,希望有一天把所有给我做过饭的人都聚在一张桌子上,比如我的爸爸妈妈外公外婆奶奶舅舅姑姑阿姨,所有这些把他们的爱放在食物里做给我吃的人,我也想好好做一顿好吃的饭给他们。姑且算作我最新的厨房情结吧。

这篇文章来自厨友 Momolog 的投稿(原文地址)^_^
图片作者:日本摄影师 shima.
下载下厨房iPhone、Android客户端,唯有美食与爱不可辜负。

「下厨房周刊078」且喜来朝已立春

2013年1月31日 颜小兽

2月4日是今年的立春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正月节,立,建始也,立夏秋冬同。” 立春有三侯:“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蜇虫始振,三候陟负冰。” 说的是东风送暖,大地开始解冻;立春五日后,蛰居的虫类慢慢在洞中苏醒;再过五日,河里的冰开始溶化,开始到水面上游动,此时水面上还有没完全溶解的碎冰片,如同被负着一般浮在水面。立春意味着从节气上说,开始进入春天了。虽然在中国气候学上,需连续五天的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0摄氏度以上,才能称之为春天。立春节气在古代有许多习俗,比如祭祀庆典活动 “行春”,比如吃春、春卷等食物,称之为 “咬春” 。

三鲜素春卷(by 梓晴)

1、小白菜洗净切碎,加入少许盐,用手抓匀,稍放片刻,挤出水分,然后再将挤过水的青菜碎再剁碎一些。
2、平菇香菇分别洗净切碎,同样的方法将水分挤出,加入少许蚝油拌匀备用;鸡蛋打散加少许盐拌均,炒熟盛出切碎备用。
3、将准备好的小白菜碎、香菇碎、鸡蛋碎混合均匀,调入适量盐、精、香油搅拌均匀。
4、取一张春卷皮,用汤匙取适量拌好的馅料放在春卷皮的下半部分,从下开始向上卷,卷住馅料后再把春卷皮左右两边向中间折叠,封住两端的开口,最后在封口处抹些湿淀粉粘住。
5、锅中倒入油,中火烧至六成热,放入春卷,改成小火,炸至表皮呈金黄色,夹出放在吸油纸巾上吸去多余的油分,切开摆入盘中。

其他立春应景美食

【炒春盘】by Nicole的生活书

【春饼】by 美食情书

时令蔬菜和水果

羊肉萝卜白菜、卷心菜、茨菰、花菜、西兰花板栗土豆红薯芹菜海带
草莓、金桔、柚子子、橘子、苹果枇杷甘蔗猕猴桃

时令菜谱菜单推荐

【胡萝卜姜汤】许多人不吃姜也不喜欢胡萝卜,但这个做法比你想象的好喝很多。冬天的应季蔬菜少了很多,变着花样吃。
【主厨炒蘑菇】这是N年前在代官山吃过的一道菜,念念不忘,但其实非常简单,食材配料都很单纯,在家也能做出主厨级的鲜美蘑菇
【那些虽然不太明白,但是听上去好厉害的外国菜】年味儿越来越浓厚,偏还就有一拨洋气的童鞋,欢乐地鼓捣外国菜。中国年、外国菜,没准有新惊喜哟。

我们试着告诉你一些北半球的时令食物、热门菜谱、以及厨房故事、书影音。每周通过 blog.xiachufang.com 更新,新浪微博 @下厨房 定时推送。推荐关注下厨房微信账号( 打开微信—朋友们—添加朋友—搜号码—输入xiachufang ),在手机上看下厨房周刊,不会再错过。

「下厨房周刊077」新津韭黄天下无,色如鹅黄三尺余

2013年1月25日 颜小兽

韭菜隔绝光线,完全在黑暗中生长,由于不进行光合作用合成叶绿素,因此变成黄白色,称之为 “韭黄”。韭黄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糖、钙、铁和磷,还有维生素A原、维生素B2、维生素C和尼克酸,以及甙类和苦味质等,具有健胃、提神、止汗固涩、补肾助阳的功效,还能促进食欲、治疗筋骨损伤。韭黄和蒜黄长得很像,韭黄叶子和韭菜一样,扁平,较宽;而蒜黄的叶子是圆形筒状的。新津位于四川西部,成都南部,自古盛产韭黄。“新津韭黄天下无,色如黄三尺余” 出自陆游《蔬食戏书》。

虾仁韭黄炒蛋(by jaja)

1.开边后清肠,用少许盐腌味,炒至半熟。
2.鸡蛋打均匀,放盐和味精调味,一汤匙生粉加水开成生粉水加入蛋汁中。
3.放入虾仁韭黄,炒熟即可。

其他美味又特别的韭黄做法

【韭黄肉丝炒年糕】by 月亮晶晶

【酸辣韭黄】by ran

时令蔬菜和水果

羊肉萝卜白菜、卷心菜、茨菰、花菜、西兰花板栗土豆红薯芹菜海带
草莓、金桔、柚子、橘子、苹果枇杷甘蔗猕猴桃

时令菜谱菜单推荐

【榄菜冬笋】冬笋切成滚刀块,放入开水锅中焯烫一两分钟,捞出待用。另起锅烧热,下2大匙橄榄菜炒香,下冬笋和糖同炒几分钟即可。
【萝卜煮鲫鱼】这是一道家常的、快手的秋冬营养汤水。汤色稠浓奶白,清甜鲜美,这碗低热量的靓汤喝下去,减肥营养两不误。
【一年又一年预备役年夜饭】头一回手握年夜饭的主控权,这也喜欢那也喜欢,更要考虑家人的口味,就从这里选啦!

我们试着告诉你一些北半球的时令食物、热门菜谱、以及厨房故事、书影音。每周通过 blog.xiachufang.com 更新,新浪微博 @下厨房 定时推送。推荐关注下厨房微信账号( 打开微信—朋友们—添加朋友—搜号码—输入xiachufang ),在手机上看下厨房周刊,不会再错过。

「下厨房周刊076」东门彘肉更奇绝,肥美不减胡羊酥

2013年1月18日 颜小兽

1月20日是今年的大寒节气,此时天气寒冷到极点。羊肉是冰天雪地的季节里非常受欢迎的食材,能量满满。“东门彘(zhì,即猪)肉更奇绝,肥美不减胡羊酥” 是陆游盛赞羊肉酥软浓香的诗句。《本草纲目》记载 “羊肉能暖中补虚,补中益气,开胃健身,养胆明目。” 不食羊肉者多恐其膻气,其实有膻味的多为山羊肉,绵羊肉是无甚膻味的。羊肉猪肉牛肉比,肉质更细嫩,脂肪和胆固醇含量也更少,最适合冬季炖煮。

羊肉炖白萝卜(by 食尚小米

1.羊肉切块,白萝卜去皮切块,姜切片。
2.锅中放入清水,羊肉凉水下锅,待水烧开,待血沫膻味除净,捞出冲净待用。
3.锅中坐开水,放入焯净的羊肉块,葱、姜,大火烧开烹入白酒,改中火盖盖煨1小时。
4.打开锅盖放入焯过水的白萝卜(白萝卜焯水加一点醋去臭味),改大火煮30分钟,加盐、胡椒粉调味。
5.看到白萝卜变软透明即可出锅,放入提前烧热的石锅中撒枸杞香菜叶保温食用。

其他美味又特别的羊肉做法

【迷迭香烤小羊排】by 南半球的小猫

【红焖羊肉】by

玉池

时令蔬菜和水果

羊肉萝卜白菜、卷心菜、茨菰、花菜、西兰花板栗土豆红薯芹菜海带
草莓、金桔、柚子、橘子、苹果枇杷甘蔗猕猴桃

时令菜谱菜单推荐

【快手红烧萝卜】萝卜块上多切了几刀,这样烧起来很快,即入味又能保持萝卜脆脆的口感,这样的切法,一口咬下去有层层叠叠的脆感。
【辣味白菜炖冻豆腐】这道用郫县豆瓣酱炖出来的白菜冻豆腐柔软可口,咸鲜微辣,就着饭太适合这寒冷的冬天了。
【我是懒人我骄傲,我为国家省材料】随便搞一搞就能吃的东东,节能!环保!省料!懒得好自豪有木有~!

我们试着告诉你一些北半球的时令食物、热门菜谱、以及厨房故事、书影音。每周通过 blog.xiachufang.com 更新,新浪微博 @下厨房 定时推送。推荐关注下厨房微信账号( 打开微信—朋友们—添加朋友—搜号码—输入xiachufang ),在手机上看下厨房周刊,不会再错过。

「下厨房周刊075」盘剥白鸦谷口栗,饭煮青泥坊底芹

2013年1月6日 颜小兽

【1月5日,小寒节气】宜吃麻辣锅、焖羊肉。《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则大矣。” 小寒的意思是天气已经很冷,我国大部分地区小寒和大寒期间一般都是最冷的时期,小寒一过,就进入 “出门冰上走” 的三九天了。

【1月20日,大寒节气】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最后一个节气,是天气寒冷到极点的意思。这时寒潮南下频繁,是中国大部分地区一年中的最冷时期,风大,低温,地面积雪不化,呈现出冰天雪地、天寒地冻的严寒景象。

在中国市场上较为常见的芹菜,一般有两种,茎干细细的本芹(水芹),和较为粗壮的西芹(旱芹),前者为中国产芹菜,后者系从欧洲引进的品种。西芹在中国烹饪中是一种常见的蔬菜,在意大利菜中也常被作为爆香料使用。早在2000年前,古希腊人便已将西芹作为药用栽培,后又成为一种香辛蔬菜,经长期培育后形成了如今具有肥大叶柄的芹菜类型。

西芹和细细的中国芹菜,具有相同的营养价值,均富含高纤维,有平肝降压、清热解毒、防癌抗癌的功效。西芹的吃法也很多,生食可做沙拉、榨汁或腌渍咸菜,熟食则可炒可煮可做馅儿。其中西芹百合是尤为经典的搭配。

西芹炒百合(by 月亮晶晶)

1.西芹洗净,斜切成小段。锅里水煮开,放入西芹焯水一分钟左右,捞出冲凉水沥干。
2.百合去掉黑色部分,掰成小片,洗净沥干。
3.烧热锅,倒入油加热后,放焯过水的西芹,翻炒片刻。
4.放入百合,加盐和精调味,快速翻炒入味,看到百合边缘变透明马上关火出锅。

其他美味又特别的芹菜做法

【西芹培根卷】by mcbain

【芹菜胡萝卜碎】by 小白素食记录

时令蔬菜和水果

萝卜白菜、卷心菜、茨菰、花菜、西兰花板栗土豆红薯芹菜海带
金桔、草莓柚子子、橘子、苹果枇杷甘蔗山楂猕猴桃

时令菜谱菜单推荐

【干锅花菜】这道菜一定要用带肥的五花肉来做,五花肉炒过程中会逼出一些肥肉的油,花菜要吸收了这些荤油味道才会香。
【自制无添加草莓酱】这是口味偏酸的草莓酱,不喜欢超市卖的甜的要死。但是糖的比例越高果酱保存时间越长,按这个比例做的建议两三周内吃完。
【直到世界终结】大家一起下厨房主题活动第三季,跨年秀厨艺,世界末日也要吃。活动快要结束啦,还没参加的抓紧喽!

我们试着告诉你一些北半球的时令食物、热门菜谱、以及厨房故事、书影音。每周通过 blog.xiachufang.com 更新,新浪微博 @下厨房 定时推送。推荐关注下厨房微信账号( 打开微信—朋友们—添加朋友—搜号码—输入xiachufang ),在手机上看下厨房周刊,不会再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