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厨房周刊019」荡舟游女满中央,采菱不顾马上郎

2011年10月3日 Pan小月

刘禹锡在《采菱曲》中写道:“荡舟游女满中央,采菱不顾马上郎。”采菱女子连心上人都顾不上,争着把小船划向那菱角多的地方,可见菱角的魅力之所在。菱是一年生草本水生植物,又称“水中落花生”,垂生于密叶下水中,秋后成熟。我国南部各省均有栽培或野生。菱角皮脆肉美,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及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具有利尿通乳、止消渴、解酒毒的功效。

秋葵百合炒菱角

用剪刀剪一个小口,剥去菱角外皮,洗干净待用
红甜椒洗干净,切菱形块待用
秋葵洗干净,切除根蒂,从中间一剖为二,然后切成两段待用
用刀将整只鲜百合的两头切去,一是为了整齐,二是正好可以将两头的黑色的根去除。鲜百合剥开一瓣瓣的,洗干净待用
锅内倒入少许初榨橄榄油,放入姜片煸香,放入菱角秋葵、红甜椒煸炒,加少许水,调中火略微煸炒。放盐、蘑菇精,最后放百合略炒,勾一点点薄芡,出锅装盘即可

其他时令菜谱

【白蘑菇排骨汤】蘑菇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还有“维生素A宝库”之称。

【炒地瓜梗】天然健康的地瓜梗有减肥的效果,还能增强免疫能力,保护视力,延缓衰老。

【桂花南瓜糕】南瓜做成一道好吃不腻的精致甜品

【蜜汁香蕉松饼】简单、营养、好吃,当早餐很不错。

时令蔬菜和水果

菱角秋葵南瓜百合红薯芡实板栗芋头山药茄子苦瓜
山楂猕猴桃石榴圣女果木瓜葡萄火龙果

料理仙姬:我们一生都在回味

人会记住十岁以前所品尝过的味道,牢牢记住并且一辈子寻找它。所以我们永远都会记得妈妈做的菜的味道。就是依赖着这样如此不可靠,无法被另一个人所取代的口口相传的味道,我们一生都在回味,寻找,制造,以及传承。日剧《料理仙姬》讲述在快餐时代坚持细火慢调为客人烹制可口料理的“一升庵”,以及一升庵中人们的故事。
了解更多这部日剧

我们试着每周用邮件告诉你一些关于北半球的时令食物、以及一些厨房小知识。如果你喜欢这些内容,可以到下厨房里注册一个帐号,就可以每周用邮件收到我们的周刊。

咖啡馆点单,内行不露怯

2011年10月1日 Pan小月

国庆长假做了什么安排?没有出远门打算的,不妨挑选一个舒适的午后去咖啡馆闲坐,约上三五知己聊天,或独自安静阅读,都是美妙时光。但是,面对琳琅满目的咖啡,点单时内行不露怯可是很重要的!卡布奇诺和拿铁有什么区别?菜单上Esprssso后面为什么有个括号写着Double(双倍)?哪种比较甜哪种牛奶最多?这就跟着下厨房来临时抱佛脚,突击一些咖啡基础知识吧!

Esprssso 意式特浓

Espresso是一个意大利单词,指的是一种用咖啡机在短时间内急速萃取的浓烈咖啡,几乎称得上是所有花式咖啡的基础,也是全世界咖啡馆的必备。Espresso很小杯,通常只有30毫升左右,味道很苦,表面浮着一层厚厚的油脂,会与一杯清水同上,可以选择加糖。在咖啡馆中点Espresso的客人,要么是真正的咖啡爱好者,想品尝到咖啡最本真的滋味;要么纯粹是因为困极了急需提神。想在咖啡馆闲适地打发一下午的人,就不太适合点这个哟。有些咖啡馆的Esprssso可以选择“Single单份”或者“Double双份”,双份可不是两杯的意思,而是指用双倍的咖啡粉萃取,会更苦。

Americano 美式咖啡

很多咖啡馆的“当日咖啡”其实就是美式咖啡,这通常也是咖啡馆菜单上最便宜的一种。美式咖啡说白了,就是小半杯Esprssso兑上大半杯白开水,也有咖啡馆会使用滴滤式咖啡壶冲泡。美式咖啡味道淡、颜色浅,微酸微苦,通常咖啡馆会提供牛奶和砂糖。如果服务生给的是奶精,不妨要求换成鲜牛奶

Caffé Latte 拿铁咖啡

拿铁是Espresso与牛奶的经典混合,杯底先倒入少量Espresso,然后加入大量牛奶,顶端是浓密的一层泡沫,技术好的咖啡师会在奶泡上拉出各种各样的图案。法国有一种“欧蕾咖啡”,几乎算是国民饮料,和拿铁很像,不过是将牛奶咖啡同时倒入杯中。拿铁在中国咖啡馆中非常受欢迎,价格中等,性价比也高。好的拿铁咖啡味和奶味都很足,不太过关的则可能就像在喝一杯咖啡味儿的热牛奶了。

Cappuccino 卡布奇诺

曾几何时,萧亚轩一首《Cappuccino》红遍大江南北,歌词中“爱情像Cappuccino,浓浓的眷恋泡沫”这一句,让大家都知道了这种咖啡的特点——泡沫多。卡布奇诺和拿铁咖啡的成分一样,都是Espresso+牛奶+奶泡,不同之处仅在于卡布奇诺奶泡比牛奶多,拿铁则是牛奶比奶泡多。同等价位的卡布奇诺,通常比拿铁要小杯,但咖啡味更浓郁。绵密的奶泡和苦咖啡的碰撞,也得到大量顾客,尤其是女生的喜爱。

Caffé Mocha 摩卡咖啡

摩卡的配方成分就相对比较复杂了,在Espresso和牛奶的基础上,还有巧克力酱,顶端不是奶泡,而是打发的鲜奶油,还往往会挤上巧克力酱,或者撒上可可粉肉桂粉,别有一番风味。由于“内容丰富”,通常售价较高,也比较大杯。巧克力和奶油都有甜味,因此摩卡咖啡是苦甜结合的典范。

Macchiato 玛奇朵

Macchiato又被很多咖啡馆翻译为“玛奇雅朵”,简单说就是往一杯Espresso里舀入几勺奶泡。咖啡味道依旧浓烈,还能享受到细腻绵密的奶泡。我们经常会听到“焦糖玛奇朵”,据说这是星巴克的独创,其做法是在牛奶中加入香草糖浆,与Espresso咖啡混合,再于奶泡上覆盖一层焦糖,口味层次很丰富。

Espresso con Panna 浓缩咖啡康保蓝/

Caffé Breve 布雷维/ Flat White 白咖啡

这三种咖啡在国内的咖啡馆里都比较少见,但了解一下总是好事,万一哪天见到了不至于一头雾水。康保蓝是Espresso咖啡+奶油;布雷维是Espresso咖啡+热的鲜奶油,表面有奶泡;而白咖啡并不是马来西亚的那个特产,而是没有奶泡的拿铁!

说了那么多,最后再用一张通俗易懂的图解来结束此次咖啡知识突击吧!神秘的咖啡国度越深究越能发现深深趣味,还有无数种类的花式咖啡等待大家去尝试。祝国庆假期自在愉快^_^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图片均来自网络。

简单又体面的8道国庆宴客菜全攻略

2011年9月30日 Pan小月

又到国庆节,平时的工作餐、外卖盒饭、食堂饭菜神马的想必也都吃腻了,而去餐馆吃虽然简单,但价格相对而言较贵,氛围也必然没有家里好,自己动手下厨不仅仅是工作之余的休息,更是家人在一起沟通的良好方式,不妨试试由下厨房给大家精选的8道国庆宴客菜吧,荤素搭配,时令菜推荐,简单、好做且不失水准哦,自己下厨,吃得更健康,更快乐。

孔雀开屏:只要10分钟就端出这么一盘,即可让来家里做客的客人惊艳一番

用料:草鱼、青豆、甜玉米粒、剁椒、盐、白糖、胡椒粉、绍酒、香葱、姜、蒜
做法:
1、草鱼洗净刮去肚子里的黑膜,用剪刀剪出花刀或用刀切出刀花
2、用绍酒、胡椒粉腌渍,放在盘里
3、将剁椒、盐、白糖、香葱末、蒜末、青豆、姜末拌成酱汁
4、将拌好的酱汁均匀的涂抹在身上
5、放入锅,注意锅里的水一定是要开锅的热水,要不凉水出的是腥的,盖上盖大火上汽
6、上汽后改中小火8分钟即可出锅不用再浇热油已经很嫩很香了
小贴士:建议用草鱼相对刺少肉比较厚实,当然鳜鱼鲈鱼更好,不要用鲤鱼鲫鱼等刺太多了。
recipe by puppy在厨房

肉末四季豆:颜色和味道都是家常宴客菜的首选

用料:四季豆、红椒、肉末、蒜瓣、老姜、料酒、老抽、白糖、盐、生抽
做法:
1、蒜瓣切小颗粒,老姜切末,红椒切小粒,
腌肉末:放姜末、少许生粉、一点点白糖、少许老抽(看自己喜欢颜色深浅),拌匀待用;四季豆掐去两端,去老茎,洗净沥水,切斜刀,短短的那种
2、锅中放适量油 ,下四季豆,放盐,大火不断翻炒,这个过程,会出点水,没关系,耗干就好了
3、直到四季豆表皮起皱为止 ,将四季豆不带油的盛出,那些油继续留在锅中,放腌炒好的肉末,用锅铲拨散来
4、炒至肉末变色,放入蒜粒,红椒粒,稍稍翻炒,倒入四季豆,拌炒5-8秒即可出锅
recipe by apple爱自己

黄焖栗子:栗子素有“干果之王”的美称,和鸡肉搭配,甜而不腻

用料:块、板栗、加饭、酒、盐、葱、姜、生抽、冰糖、水淀粉
做法:
1、块飞水,水中加葱和加饭,块完全变色出锅沥干
2、生油煸硬肋,白肉一半转化为大油,下葱姜煸炒至葱白呈褐色
3、下块煸炒至皮上色,烹酒,加生抽炒至均匀上色
4、拣净葱,块连汤汁入砂锅
5、加入板栗,加冰糖(比红烧减半),加盐,加热水或汤,大火煮沸撇沫,转小火焖1-1.5小时(根据的肉质),块码入汤碗,皮向上,码上板栗,淋少量汤,上屉三刻钟,余汤过滤,勾少量水芡,出锅淋汁,在家做不挂明油
recipe by 克思克行

大闸蟹:秋风乍起,又是一年食蟹时。家人团聚时一起围桌钳蟹壳、啖蟹肉、品蟹膏、吸蟹油,实为人生一大快事

用料:大闸蟹、镇江香醋、白糖、生姜
做法:
1、把大闸蟹放在清水里洗净,养半天。用细绳把大闸蟹的两个夹子和八条腿扎紧成团状
2、姜末、镇江香醋、白糖调调成蘸料
3、锅中放清水,丢几片姜片入锅,水开后把蟹倒放,15分钟
4、取出后解去细绳,装盘即成
recipe by 煮饭婆

荷塘小炒:再来个素的,清淡清新

用料:莲胡萝卜、黑木耳百合芦笋、盐
做法:
1、莲胡萝卜去皮切片。黑木耳泡发,百合掰开,芦笋切段
2、锅中烧开一锅水,下入胡萝卜片烫1分钟,捞出过凉水。再下其他的蔬菜烫半分钟捞出过凉水
3、另起锅,烧热下少许油,下入所有烫过沥干水分的蔬菜,大火快炒,加盐调味即可
recipe by 小白素食记录

蚝油香菇菜心菜心炒的脆嫩香菇柔嫩,而且这两样营养丰富

用料:香菇菜心、蒜、香葱、盐、精、水淀粉、蚝油、白糖
做法:
1、菜心洗净去根,择去老的地方,香菇沏花刀,蒜切末,香葱切末
2、将菜心放入开水锅,锅内放入油盐,这样焯出的菜心比较绿,捞出菜心放入香菇
3、锅内放油煸香蒜末,放入菜心翻炒加少许精调味,水淀粉勾薄芡,将炒好的菜心码放在盘中
4、锅内放少许油,放入香葱、蒜末,放入蚝油直至煸出香味,放入少许美极酱油
5、倒入清水,放入香菇翻炒,焖烧5分钟出香味、加少许白糖调味,将焖好的香菇勾薄芡出锅码放放在菜心
recipe by 食尚小米

棒骨萝卜汤:营养美味,萝卜去油腻、助消化

用料:棒骨、白萝卜、葱、姜、料酒、精、盐
做法:
1、棒骨从中砍断,焯水后洗净浮沫备用
2、炖锅中水开后,放入棒骨,待水再一次开时,撇尽浮沫
3、倒入料酒,如家中有菜籽油的话可在这个步骤中滴上三四滴,这个做法能让汤汁浓白
4、放入拍松的姜块与葱结,改小火炖3小时以上
5、放入萝卜,再炖30分钟,加盐与精调味即可
小贴士:
1、棒骨虽然事先被焯过水,但是在放入炖锅并在水开后,还是要撇浮沫,以保证汤汁澄清
2、棒骨汤起码要炖3小时,看到棒骨头上那层软骨裂开,变厚才好
recipe by 杨猫

冰糖银耳羹:最后来一道甜品汤,去秋燥又美味

用料:水晶、凤罐头、枸杞银耳、冰糖
做法:
1、银耳泡水泡发,摘去根部。枸杞泡水,备用;糖水,备用;水晶洗净,切块,备用
2、锅内加水和银耳,大火烧至水沸
3、加入水晶和凤,小火熬40分钟,至银耳略微熬出,汤体呈一点点稠状
4、出锅前5分钟,加入枸杞、冰糖、熬至冰糖溶化即可

recipe by 偏离.于墨尔本.

美食解构主义:做饭是件快乐的事

2011年9月28日 Pan小月

做饭是件快乐的事/如果你肯记口诀/酱油加糖是红烧/再加香醋它就变糖醋/调味的时候要灵活/若要鲜,放完了盐再来口糖/若要香,老抽里面调点醋/世界从不是对立的/可口的饭菜也有相对论……

这是我自己总结的“厨房口诀”,没想过什么科学道理,无非实战经验总结。但当我听到NPR Fresh Air栏目对芝加哥(也是全美)顶级餐馆Alinea大厨Grant Achatz的采访时,还是不免有种“天下英雄所见略同”的小小得意。这位曾获2008年全美最佳厨师桂冠的名厨看上去竟那么年轻俊朗,更令人意外的是他2007年所患口腔鳞状细胞癌(舌癌),而癌症治疗意味着他将面临切除舌头或丧失味觉的危险。要知道,对一位名厨来说,舌头、味觉,这可是靠着吃饭的看家宝啊,一个没有了味觉的大厨还怎么在厨房里混!

幸运的是经过艰苦的放疗加化疗,Achatz的癌症如今已痊愈。但在治疗过程中,他的确是丧失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味觉。听Achatz在采访中描述自己味觉恢复的过程可真是神奇:他最先体会到的是甜,然后是咸,其次是苦,再接着是其他各种不同方向的味觉感受,一种一种小心翼翼循次渐进。他说那感觉就如同新生儿的味蕾成长,从无到有。于是我这才明白了为什么婴儿罐头食品对成人来说味同嚼蜡,而小家伙们却吃得津津有味;也突然搞清楚了为什么小时候那么痛恨青菜,原来那些微妙的清鲜、微苦、爽丽等高层次的味觉体验是要随着时间一点点成长培养而来啊,难怪!

但要了解作为厨师的Achatz的了不起,还要回到他主理的Alinea餐厅来。Alinea在2010年《餐馆》杂志评选中全美国排名第一,世界排名第7;2011年Alinea的世界排名再升一位,并被赋予了《米其林美食指南》最高的三颗星。说到底,这Alinea餐馆到底好在哪呢?

晚餐在Alinea通常是前后23道的定餐,总共用餐时间在三小时左右。菜单上的款式都很新奇,比如“橄榄油棒棒糖”(olive oil lollipop)、“肉桂枝烤番薯串”(sweet potatoes skewered by smoking cinnamon sticks)、“不锈钢弓吊培根肉”(strips of bacon hanging from a stainless steel bow)、 “果醋雉天妇罗与燃烧的橡树叶”(pheasant tempura-fried with apple cider, impaled on a flaming oak leaf),还有“顶级腓力牛排加蛋”(rib-eye of prime steak/variety of eggs)等。这些稀奇古怪的菜式之共同特点是对食物元素的解构与重建。就比如“顶级腓力牛排加蛋”这一道,基本元素就是西式早午餐中的牛排蛋,不过除了鸡蛋,还要加子酱。Achatz解释说通常人们在食用牛排蛋时佐料主要是盐与胡椒;子酱表面看来是个不寻常的搭配,但子酱其实就是高盐分腌制的卵,它完全可以起到盐的功效。从这个角度来看,这道菜与普通的牛排蛋在食物味道组合的基本原则上是完全一致的,不同的在于前者将味道组合予以解构,在元素层次进行不寻常的替代,之后重组,造成新奇新鲜的用餐感受。Alchatz认为这种求新求异的解构重组是带领用餐者脱离“吃”这个在人的一生中已被重复了千万次的同一动作,真正在精神上思考“吃的艺术”。

除了对味道组合的解构,Achatz还认为一道菜就如同一位画家的画,应该为食用者带来超越味觉之上的心理感受。比如“果醋雉天妇罗与燃烧的橡树叶”这道菜,燃烧的橡树叶并不能食用,它的出现除了视觉效果,更重要的是其燃烧的味道。Achatz本人在密歇根长大,北方的秋天橡树落叶,往往在后院街角被清扫成堆。小孩子们喜欢在落叶堆中跳着玩,而落叶堆满了便被点燃。对在密歇根长大的人来说,燃烧的橡树叶是秋天的味道,是童年的回忆。用一道菜带出一段回忆,复活一段人生,这是了不起的美食的艺术。电影《食神》和《料理鼠王》都刻画过这种艺术,Achatz的Alinea做到了。

实际上,Achatz认为嗅觉对美食的重要性在现代饮食中并未得到足够重视。Achatz致力于最大限度发挥嗅觉的功用,还因此而推动了很多厨房科技革新。比如用某种气化机激发出物体的气味,如熏衣草或肉蔻香,再以麻布枕头扑捉、存储并释放,为食物添加另一维度的复杂感受。我个人对嗅觉的功用也十分着迷。我很喜欢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州产的一种生蜂蜜,就是因为它不同寻常的固体形态和融化后所散发出的馥郁甜香,它让我想到春天日光下的绿荫和草地,想到草帽、连衣裙和鸟儿的鸣叫。这样的感观体验是比单纯的甜蜜味道更加迷人的享受。

除了控制气味,Achatz还使用医用温度控制技术改变常见食物的形态,比如超低温下成型的“橄榄油棒棒糖”,透明的固态橄榄油外层以红辣椒和新鲜罗勒叶调味,在接触到口舌后便会瞬间融化释放出薰烤辣椒的强烈氛围;或者用搅拌机改变食物的通常质感,比如他说蛤蜊奶油浓汤被迅速搅拌一定时间后便会形成海绵状的慕斯质感,在舌尖上释放出的味感会更加均匀。另外,控制食物的量也很重要。再好吃的东西,随着一口又一口的下咽,食物所带来的边际效用也必然递减,所以Alinea的23道菜每一道都只有三到五口的食量,确保每道菜都保持最佳效用状态,为食客带来最高质感的口腹之享。

这位Grant Achatz和他的Alinea餐馆经营理念真是让我对“吃”的认识上升到了新高度,食物不仅裹腹,原来还可以与哲学相关、与艺术相通、跟科技齐驱。难怪我在做菜的时候会发现味道中的“相对论”,因为酸甜苦辣咸这五感,还有嗅觉,本来就是相关相通相辅相成的啊。也正是因为这些直接间接的关联,厨房才是家庭中最神奇最有趣的场所,一个文化又一种文化,一个时代又一个时代,代代翻新,永不疲倦。

因为做饭实在是件快乐的事啊!

做饭是件快乐的事

做饭是件快乐的事
如果你肯记口诀:
酱油加糖是红烧
再加香醋它就变糖醋
调味的时候要灵活
若要鲜,放完了盐再来口糖
若要香,老抽里面调点醋
世界从不是对立的
可口的饭菜也有相对论

烹饪是件美妙的事
只要你肯费心思:

海鲜新鲜嘛要清
葱姜调味淋麻油
清炒蔬菜需蒜蓉
若要鲜,高汤海米娃娃菜
若要浓,蚝油香菇再切腊肠
选择永远是多样的
美味的菜肴必须靠搭配

东北的酱大骨 爽
北京的芥末墩 呛
天津的烧鳎目 香
山西的刀削面 劲
陕西凉粉粉辣得很
山东大走四方

江南的糯米
上海的炒年糕
重庆的水煮
湖南的红烧肉 糯
金陵桂花顶呱呱
粤菜海鲜吃不够

还有各色小点心
水油酥油万变不离宗
做饭是件快乐的事
只要你肯记口诀
只要你肯费心思
只要你心中有音乐
只要你肯爱,爱,爱
爱吃饭的那些人

本文作者:艾小柯
经作者本人允许,转自艾小柯的博客:流浪者的乡愁

「下厨房周刊018」最是江南秋八月,鸡头米赛珍珠圆

2011年9月26日 Pan小月

每到中秋过后,苏州人便为一物疯狂起来,就像上海人饶不过大闸蟹一般。这样东西白色微黄,如珍珠般大小,学名芡实,上海人、苏州人管此物叫“头米”,或简称“头”。新鲜芡实周期极短,每年只在九月的中旬开始,过完国庆,便也就结束了(语出:梅玺阁主)。芡实性能与莲子相似,主要有补脾胃和涩精、止带、止泻的作用。

香芋百合芡实煲

芋头切丁和芡实一起,先放在砂锅中加水煮至芋头软熟
倒入牛奶百合一起煮至牛奶滚开
转小火,倒入剥好壳的虾仁,同时加盐、精等调味
把味道调匀后即可关火

其他时令菜谱

【板栗烧肉】秋分时节吃板栗,最有益脾胃。

【彩椒麻香拌木耳】木耳含大量植物胶原,清肠养颜。

【姜葱花蟹】葱姜中和花蟹之寒凉,益阴补髓,清热散瘀。

【山楂果茶】秋分山楂红,酸甜开胃振食欲。

时令蔬菜和水果

芡实板栗芋头山药红薯菱角百合南瓜茄子苦瓜秋葵
山楂猕猴桃石榴圣女果木瓜葡萄火龙果

穷人节(9月23日)特别奉献——20道超低成本家常菜

【达人】知味者,丫头也

《中庸》说“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意思是说:能吃不代表喜欢吃,喜欢吃不等于会吃。能吃的人,胡吃海塞了一辈子,也未必知道自已在吃些什么;喜欢吃的人,也仅止步于津津乐道某些口齿艳遇;真正会吃的人,却能在寻常瓜菜中发掘出旖旎风情。姜艳就是这样一位知味者。
她的厨房故事: /article/5106

我们试着每周用邮件告诉你一些关于北半球的时令食物、以及一些厨房小知识。如果你喜欢这些内容,可以到下厨房里注册一个帐号,就可以每周用邮件收到我们的周刊。

「影」料理仙姬(おせん)

2011年9月23日 拉布拉多鱼

人会记住十岁以前所品尝过的味道,牢牢记住并且一辈子寻找它。所以我们永远都会记得妈妈做的菜的味道。就是依赖着这样如此不可靠,无法被另一个人所取代的口口相传的味道,我们一生都在回味,寻找,制造,以及传承。

《料理仙姬》
导演: 南雲聖一 / 久保田充 / 茂山佳則
编剧: きくち正太
主演: 苍井优 / 铃木兰々 / 内博贵 / 向井理
制片国家/地区: 日本
语言: 日语
首播日期: 2008-04-22
集数: 10

【剧情简介】
速食主义已经席卷了全球,日本也不能幸免。但仍然有着“一升庵”愿意细火慢调地为客人烹制可口的料理。江崎由夫在非常商业化的料理店打工,忍无可忍,为了追求心中完美料理的梦想,他前去一升庵宁愿请求工作。没想到一升庵的老板娘早已不是他孩提时看到的那位,而是她的女儿半田仙接手。阿仙最爱沉迷杯中物,这让伙计大为头疼。而早已是掌厨人的江崎由夫来到一升庵后要从头学起,连刀都碰不到,不禁大为沮丧。也曾想过放弃,想离开的时候又放不下阿仙和一升庵。对于如今的世界,一升庵遗世独立追求着自己的目标,但现实的黑影已经渐渐逼近,这样的经营方式到底是不是真的可行?

厨师长的刺身

【剧评】逆流而上
转自: 芥末小馒头(豆瓣)

这世界上可以跨越语言沟通的东西有俩种:艺术和食物。常常有人对仙桑说:“你是改变不了时代大方向的逆转的。生存还是灭绝从来都是时代在选择。”可是我们活得太快了。我们抛弃掉任何不能物化成实物的抽象感性,无法克制自己毫无节制地追求理性效率和速度。似乎不从众,我们就无法与任何人交流,更无法适应这个时代的生存。

日本人际交往淡薄。人与人的交流,客气而疏远。少了在与人打交道的精力周折,他们更多的关注生活细节而精专于所做的事情。细致而专注。古法烹制的食物,耗时漫长,费尽人力,收益微薄;像食物制作方法一样古朴的,是真诚待人,并愿为职责所在不惜性命的朴素精神。速食时代的洪流,所有的古法也在过于快速运转的齿轮和经济泡沫后的生存低迷中被理所当然地摒弃。在最短的时间内创造最大的盈利价值似乎为生存时代的必然形势。

人会记住十岁以前所品尝过的味道,牢牢记住并且一辈子寻找它。所以我们永远都会记得妈妈做的菜的味道。就是依赖着这样如此不可靠,无法被另一个人所取代的口口相传的味道,我们一生都在回味,寻找,制造,以及传承。

仙桑对那个从来不知道萝卜是什么味道,在所有悉心制作的料理上全部挤上番茄酱的孩子说:
“这个世界除了番茄酱,还有很多很多其他味道。”
“没关系,别的味道不知道也罢。”
“还是要知道的啊。”
“为什么?”
“因为那样比较快乐。”

速食时代速食的不止是食物。

但愿那些那些不能物化,却可以长存于心的真挚,情感和简单琐碎的快乐能够传承下去。即便是到了我们的下一代,下下下一代,也可以记住做真挚人,记得妈妈做的菜的味道,记得品尝到这世界上各种自然食物的美味的快乐。

仙桑对铃木说:“你不是被留下来的一个,只是没有改变的一个”。

招牌饭:山药

【碎碎念】
很少有能让我不按快进键看完的电视剧。但这次真是认认真真仔仔细细的用了两天的时间把这部电视剧完整的看完。不得不说从一开始想看美食制作,到最后衍生为社会责任&时代趋势,看的让人很沉重。现代与传统,速食与手作。试问现在有多少人还自制番茄酱,晒萝卜干辣椒等等。时代让我们方便的只需付出一点点就能得到所有需要的,而不需要时间的等待。忙碌的我们每天都在奔波,家人朋友之间也越发的冷漠,怀念小时候一大家人煮番茄酱的情景,那个时候的番茄味道现在在也没有了,甚至连父母那一辈现在都不会做这么繁琐的事情了,工业化的确让我们的生活变的便利了,而那些封存在玻璃罐中的美好的回忆却消失了。去年冬天腌了两罐盐渍金桔,本想最近开封饮用的,但家中某人执意要盐渍一年以上才开封,其实时间是这个世界上最珍贵最不可替代的东西,而我们所能做到的就是坚守住自己。

碳烤猪肉

萝卜

【拉布拉多带你看电影】专栏在下厨房博客安家喽!
料理仙姬(おせん)此文原链接

点此围观【拉布拉多鱼的下厨房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