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档: 作者存档: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2013年5月11日 颜小兽

母亲节特别活动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正在进行,许多厨友都将自己记忆中 “妈妈的味道” 复制了出来,成为一道道充满温情的菜肴。每一张作品图片的背后,都有一段平凡却珍贵的故事。厨房君希望与大家一同分享。母亲节,别忘了对妈妈说一句 “我爱你”。


禾央【西红柿冰沙】
虽然是简单的一杯西红柿冰沙,我尝到的都是妈妈的味道。小时候发烧,什么都吃不下,妈妈喂了我一块冰镇的西红柿拌白糖,那时我觉得是世界上最美味的东西。从那以后每次家里买西红柿,妈妈都会留出来一只或两只拌上白糖,在夏天的午后全家分享。有一次去北京,在饭店吃饭的时候我点了一杯西红柿冰沙,味道让我惊艳。再后来西红柿拌白糖就变成了西红柿冰沙。三个人,一个家的西红柿冰沙。


糯米团子【罗宋汤】
做这碗罗宋汤的时候,满脑子想的都是你。到不是因为这道菜本身的味道。而是因为里面的牛肉。妈妈每周都会给外公做一大锅的红烧牛肉。里面会放鸡蛋黄豆笋干…一锅烧。细细想想也坚持了十多年了吧。每周末去外公家在楼道里就能闻到家里的牛肉香。这才是家的味道!90多岁的老人倔强地选择独居,妈妈就每天早晚各一次去外公家帮老人准备一日三餐,照顾老人。这样年复一年也坚持了七八年了。真的挺佩服老妈的。白天要工作,早晚还要照顾外公。这样的孝心做子女的都看在眼里。以后我也会这样对你们的。希望嫩妈一直这么嫩下去,爱你,还有爸爸和外公!


AkiraKo【肉酿面筋】
以前在家里的时候,妈妈常常会做这道菜,每次把材料拌好,我就和妈妈坐在桌子前把肉塞进油面筋里。爸爸老是买很多的肉,所以每次都会剩下好多塞不进去,然后后来的几天就会有肉子炖蛋、茄盒之类的菜了。话说,每次我都会吃好多个。现在,虽然不在妈妈身边,但是还是能复制妈妈的几成功力,母亲节到了,不能陪在你身边,妈妈,我爱你。


苗苗桑【土豆炖豆角】
我满脑子想的都是你,就能吃出一点点你的味道吧。此时没有东北大酱,没有家乡的宽芸豆,也没有菜市场里一个个还裹着黑色泥土却无比粉绵的那种土豆,总归还是不如的。这大概全都不是食材的错,只是因为,你不在我身边。


阿斯是吃货【葱花鸡蛋饼】
小吃到大做到大的鸡蛋都是只加糖,没有葱花盐的。小时候喜欢薄薄的没有锅巴的,很小的火慢慢转着锅摊得圆圆的,还嫌弃妈妈做的太厚太油。大学后突然有一次回家爱上了妈妈的,发现大火,锅巴,外脆里嫩才最好吃。油要热,面粉糊一下锅边边就滚起了锅巴。但是我怎么样都做不出来,可能因为没有铁锅,可能因为不敢放油和糖。一直觉得妈妈做饭不够好吃,却原来自己已经想要开始复制这种味道。总之,要继续努力!


tizac青青【葱油蚕豆】
从小到大爱吃的食物,最爱带皮吃嫩的,时令极短。到北京后五六年没吃了,今年妈妈从家里寄了4斤给我,好幸福,两天就吃完了。


王大米儿【大盘鸡】
小时候难得吃,只在家里来重要客人或者过年过节时才能吃到。从杀、剁块到烧煮全都是麻麻辛苦地一人操办,我爸经常是人不知道在哪里。鸡腿鸡翅从来都是我和妹的,麻麻喜欢啃脖子。现在才知道,哪里是真的喜欢呢,啃来啃去又没什么肉,还有那么多淋巴。。我有自己的家了,麻麻总是看着我做饭感叹,比我会做菜多了啊!但是,麻麻,放心,你做的饭一定是最好吃的!你没吃过的大盘送给你,用的我们都喜欢的鸡翅


冬日馒头君【洋葱鸡蛋夹窝窝头】
以前吃的是一种很下饭的菜,不记得叫什么了,但是我觉得夹洋葱鸡蛋显得更香,窝窝头是发酵过的,不会一咬就掉一身。妈妈喜欢吃蔬菜,现在岁数大了,只要是吃了好的东西,她都会喜欢,因为她说她要健健康康的看我结婚生子,然后帮我带孩子。所以,我会把我知道的所有吃了对身体好的食物都做给妈妈吃!妈妈要一直健康快乐!


优雅的睡莲【黄芽菜肉丝炒年糕】
小时候每次生病或是胃口不好,妈妈就会煮青菜荠菜年糕给我吃,神奇的是那一碗下去病似乎好了一半,呵呵,也许就是馋那一口吧~~广东这边没有荠菜卖,就用黄芽白炒年糕吧,还加了新鲜香菇胡萝卜丝,味道还不错,就是没有小时候妈妈做的那种味道啊~~


魅力小煮【油爆小河虾】
世上只有妈妈好…今天来夸夸我的妈妈.我妈妈有一双灵巧的手.冬天能穿戴上她给我织的温暖围巾和毛衣.节日里能穿上她亲手做的新衣服.她总是把我打扮的漂漂亮亮去上学….她很完美.不仅事业有成.还是我崇拜的好妈妈.我爸爸眼中温柔贤惠的好妻子.更是孝顺我外婆的好女儿.她会烹饪很多的上海菜~这道油爆小河虾就是她的拿手菜之一.用鲜活的小河虾经过热油爆香后.色泽亮红.壳脆肉嫩.个个饱满弹牙.回味无穷.如今虽然我已成家立业了.但妈妈做的菜永远是我感觉到最温暖.最幸福~妈妈我要大声的说一声:女儿好爱你!

更多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作品背后的故事:http://www.xiachufang.com/event/1649/

这篇文章来自下厨房 ^_^
下载下厨房iPhone、Android客户端,唯有美食与爱不可辜负。

分享幸福的味道——“传承的家味儿”全国征集活动

2013年5月8日 颜小兽

许多回忆都与味道相关。关于家的回忆,少不了“家味儿”。记忆中那些家的味道,是一条纽带,连接着我们与家人之间的爱与牵挂。或许是爷爷腌的那坛酸萝卜,或许是妈妈的一道拿手好菜。那种味道,曾引诱儿时的我们钻进热气腾腾的厨房,站在一旁痴痴地等待、好奇地张望。那种味道是多么熟悉,不论我们身处何方,都会一直萦绕在心头。

征集内容:
图文并茂的美食故事,需突出家庭、传承、味道这几个概念,需反映浓浓的亲情故事和幸福味道。打动人心的即为好作品。

提交方式:
请将图文发邮件至:talk@xiachufang.com 邮件标题中注明“传承的家味儿”,并标注作品名称、微博昵称、作者姓名、联系方式等。

征集时间:
2013年5月8日—17日

奖品及奖项:
1、本次活动由多家承办方共同举办,总计100个名额进入“传承的家味儿”全国征集活动的“百强家味故事”。其中下厨房将选送20篇图文故事。
2、“家味故事” 参与奖:凡符合活动规则的参与者均可获得Tmall五芳斋10元代金券。
3、“优秀家味故事” 入围奖:海选入围的100个 “优秀家味故事” 获奖网友,将各获得一份 “端午好礼” —— 五芳斋 “和家五芳” 粽子礼盒+京东代金劵(价值500元)。
4 、“传承家味故事”

优胜奖:评选胜出的5个 “传承家味故事” 获奖网友,将各获得一份 “传家大礼” —— “上海-嘉兴” 家味体验之旅(一家三口)+京东代金劵(价值4999元),并有机会在上海与《舌尖上的中国》美食顾问——沈宏非先生面对面,现场一展厨艺,呈现五种各具特色的 “传承的家味儿” 并分享其背后的家味故事。

注意事项:
本次活动鼓励创新,所有作品须具有原创性,本次活动主办方不对参赛者的作品引起的版权纠纷承担任何责任;
本次征集作品知识产权归作者所有,活动主办方有权以任何形式将参赛作品进行展示和传播。

主办方:全国妇联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五芳斋幸福家庭基金
战略合作伙伴:新浪公益
首席媒体支持:搜狐吃喝
战略视频支持:爱奇艺
招募平台:@分享幸福的味道、@新浪公益、@爱奇艺、@沈宏非、@下厨房、@99心愿私房菜、@远方网 七个海选征集渠道
以上参与平台将进行统一评选,多次参加者仅可获得一次获奖资格。

活动最终解释权归五芳斋幸福家庭基金所有。

「下厨房周刊082」却从立夏晴多日,策杖闲来看绿阴

2013年5月5日 颜小兽

今年的5月5日是立夏节气,代表夏天就此开始。立夏这一天,在民间有许多有趣的传统习俗。比如孩子们在胸前挂鸡蛋,把蛋装在编织网兜里,挂在胸前,这一习俗主要是为了帮小孩防 “疰夏”,谚语有云:“立夏胸挂蛋,孩子不疰夏”。过去还有立夏这一天 “斗蛋” 的比赛习俗。比如 “立夏秤人”。还比如要吃豌豆、肉丁等和大米一起煮成的 “立夏饭”,也有地区有吃 “乌饭”、“蚕豆饭” 的习俗。立夏这一天还要吃鸡蛋,据传说因为蛋形如心,吃了蛋就能使心气精神不受亏损。

【乌米饭】by 月亮晶晶
立夏这一天吃乌饭(乌米饭、乌糯米饭)是杭州的传统习俗,传说吃了之后一个夏天不容易被蚊虫叮咬,也不容易中暑等等。乌饭是用一种民间叫“乌饭叶”的树叶捣烂后的汁液煮出来的。乌饭叶是乌饭树的叶子,乌饭树别名牛筋,南烛草木。它的果实乍一眼看有点像蓝莓,可以吃的。做乌饭用的是它的叶子,也叫“南烛叶”。乌饭煮好之后,可以撒白糖吃,也可以加豌豆咸肉丁做成咸的。

【腊味蚕豆饭】by 黄宝宝
立夏之后正是蚕豆开始上市的时节,王祯的《农书》上说蚕豆 “百谷之中最为先登之物,煮皆可食,代饭充饥”。在立夏这一天将新鲜上市的嫩蚕豆大米一起熟成饭,也就成了江苏等地的传统习俗。蚕豆去皮,在盐水中焯烫一下,再沥干水分可以冷冻保存很长时间不减风味。

【简易樱桃松糕杯】by 南半球的小猫
立夏节气最当令的水果当属樱桃了,用樱桃来做一道简单的甜点吧。trifle是源自英国的甜品,它通常由水果、松软轻盈的蛋糕或手指饼干、打发的奶油、果冻等食材组成,有时候也会含有少许酒精或咖啡。通常是每种食材很规则地一层一层往上堆,成品层次分明,一勺子挖下去能吃到所有东西。

时令蔬菜和水果

苋菜豌豆荠菜韭菜春笋香椿马兰头、小葱、茼蒿、螺蛳、鲫鱼
樱桃蓝莓青梅草莓菠萝芒果柠檬猕猴桃桑葚枇杷

其他时令菜谱推荐

【自制青梅酒】青梅煮酒论英雄!
【上汤苋菜】时令苋菜的鲜美吃法。
【青豌豆炒肉丁】清爽的时令下饭小菜。

我们试着告诉你一些北半球的时令食物、热门菜谱、以及厨房故事、书影音。每周通过 blog.xiachufang.com 更新,新浪微博 @下厨房 定时推送。推荐关注下厨房微信账号( 打开微信—朋友们—添加朋友—搜号码—输入xiachufang ),在手机上看下厨房周刊,不会再错过。

那些吃喝中的“温热寒凉”

2013年4月28日 颜小兽

前几天,厨房君参加了一场名为「 “讲•究” 吃喝补习班」的活动,这是一场由果壳网与利乐中国举办的系列饮食知识分享会。第一期的主讲人是来自北京友谊医院的@营养师顾中一,还特别邀请了《100元吃遍北京》一书的作者@小宽胖 这位资深吃货,与大家一起聊了聊吃喝中我们常说的 “温热寒凉” 问题。

冰淇淋火锅,哪个热量高?奶、肉、蛋,该吃冷的还是热的,口感、营养谁做主?有人讲食物分温和凉,这是科学分类,还是如语法分阴阳 “傻傻分不清” ?喝牛奶拉肚子,是牛奶太凉?乳糖不耐?还是 “肠易激综合症” ?4月24日,果壳网召集了各路爱吃、想吃、会吃的达人齐聚一堂,讨论了一系列相关问题。

本次活动是 “讲•究” 吃喝补习班系列线下活动的第一期,随后 “补习班” 将陆续登陆上海、广州、成都等地,为大家介绍关于吃喝的营养健康、生产加工、包装设计等方方面面的知识。

冷食还是热食,往往取决于你的肠胃对食物冷热的接受程度。喝牛奶拉肚子,很可能不是牛奶的问题,而是肠胃的问题。拉肚子这种事可不是简单的食物冷热问题,消化吸收、肠道健康都会对其有所影响。将肉类做熟,能够起到杀菌、软化的作用,甚至于我们常吃的 “生” 加热之后,蛋白质适度变性,也更有利于人体肠胃中蛋白酶作用,帮助消化吸收……

活动现场特设的 “随堂小测验”,通过10分钟10道题的方式,让各位 “学员” 检验了一下补习成果。“小测验” 考题从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饮食 “选择”,总结了本期活动的知识要点,随手收藏就是一份知识含量颇高的 “随堂笔记”。

吃喝,生来就会,看起来都懂,但美味的食物背后,有着很多值得 “讲究” 的学问。做一个真正的美食达人,不仅要吃出文化,还要讲究科学。因此,除了美味,还要营养,甚至要了解食品饮料的生产、加工和包装的方方面面。2013年,果壳网发起 “讲•究” 吃喝补习班系列线下活动,邀请行业专家,召集媒体、学术达人、公众一同分享吃喝背后的知识与故事。希望通过精彩的分享和有趣的互动形式为大家恶补有关吃喝的趣味知识。

对系列活动感兴趣的各位,可以关注果壳厨房料理做者@包着 有问题想要讨论,也可以@果壳问答 ^_^

野食

2013年4月23日 颜小兽

红薯

我小时候胡闹多了,待家里大人出门之后伺机而动,翻箱倒柜,把所有角角落落,尤其是大人示以警戒的地方都翻看一个遍,虽然贫寒之家也没翻出来什么金银宝,但一次次如此饱含兴味,乐此不疲。

还爱把家里所有的家具在堂屋里一层层的一顺排开,从小板凳,到小方凳,到大方凳、长条凳,再到小桌子、大桌子,最后到神龛,一路登上去,拉过一条毯子披在身上,再在神龛上驾着一张小板凳,端端正正地坐在上面,学太上老君的样子。有时候角色扮演太入神,忘记家长会回来,冷不防要是家长突然有事折回来,进门就看到我在家里装神弄鬼,又好气又好笑地骂一句:“你又在搞什么尖板眼!”这时候往往惊慌失措,窘迫羞愧,把家里建立起来的异样的世界一一还原,这其中的乐趣就会被后来居上的羞愧冲抵许多。

红薯

人天生就带有这种突破日常陈套的欲望吧,小孩子尤其如是。在我们来说,田野是可以纵意而为的天地。在平淡、乏味的放牛的时候,总想搞点名堂出来玩一下。有个一起放牛的的姐姐说:“我们带点东西到外面烤着吃吧,我家里有红薯!”我高兴极了,在野地里烧野火做饭,多么让人兴奋!

果然,第二天放牛的时候她就带了一个巨大的、饱满硬实的红薯来,那时候,我们村里种红薯的人家非常少,红薯是被当作可以珍贵的零食来看待的,生吃起来也比较脆甜,放在土灶里用暗火把它烘熟,剥开外面有点焦黑的皮,那冒着热气的红瓤变得软糯,透着香气,吃的时候哪顾得烫不烫嘴!

在还没有烤之前,我们就对这只红薯抱有热望,本来生吃也是很好吃的,但是为了体验在野地里烤红薯这更大的欢乐,我们就暂且忍耐一时了。

挖洞。田埂上有一种细密的草根在泥土里牵攀缠绕,不容易塌陷裂掉。用随身带的小铲刀向下打一个洞,再从侧面掏一个大的口。在野地里找来枯叶子、茅草、枯树枝,以及随身带的一小截蜡烛,迫不及待地点火了!

家里土灶点火多容易啊,怎么在野外就这么难!不是风大把蜡烛都吹灭了,就是那些树枝压根就点不着,也许是水汽太重,还没有干透吧。烟又特别大,熏得人手上、脸上、衣服上都黑黢黢的。好不容易找到了干一点的柴火,火渐渐大起来,却又会飘散,压根就没有烧到红薯上。

原来飘摇的火,来烤这么大个大红薯,这么艰难漫长。黢黑的手时不时地往火堆里加柴,然后就是等待,等红薯的表皮慢慢变色。为了避免一面烤焦,又赶紧翻到另一面,这样来回翻了好多次,心里想着,它可能会熟吧。

就是这一个红薯,这样在明火里烧了半个小时,我们看着它的外在变了,至于它的内在,猜测似乎应该也相应地转变了。现在也没什么柴火了,看到表皮跟曾经吃过的烤红薯差不多,我们的心都提到嗓子眼。没办法了,就这样了!忍着烫手,把红薯从灶眼上卸下来,用刀子把红薯切开,才发现红薯除了外面一层被烤焦,里面压根就是生的。

我们三两个人,就像是茹毛饮血的食人族长老,沉默而肃穆地把这只夹生红薯干掉了!

那种夹生红薯是什么味道?记忆很清楚,却没法形容。“生苕(红薯)甜,熟苕粉,夹生苕冇得整”,这就是我们那里的俗语,大家世可以想象得到的它艰涩的程度。

虽然是那位姐姐虽然提议烧红薯的,但最后成品出来的时候,我似乎感觉到她有愧疚反悔的情绪。她后来也被家里人教训过,再也不跟我们一起玩这种玩意了。

而我的兴趣,却被迅速地吊起来,我一个人在野地里烧过小一点的土豆芋头玉米,个头小容易烧透,灶眼也有过改进,成功的野食吃过很多次。这种在田野里自己胡乱弄起来吃的东西,比在家里吃厨房里做的东西,那是另一种更无所顾忌、更自我的快乐。

另外,像鲁迅先生说的那样,在雪地里支起簸箩抓雀鸟的事情,我们也玩过,可惜下雪的机会少,而平时的麻雀食物很多的,压根不会到支着簸箩的地方找吃的。为了满足一己恶劣的趣味,那就只能用这套武器吓唬自己家的了,后来想想也不光彩的,没麻雀逮,欺负自己家,不光彩啊。

有一次周末,我妈不在家,叫我把家里的猪油熬掉。猪油熬在炉子上,我偷空溜出厨房,抄起弹弓打麻雀,没想到居然就打到一只,高兴极了。一霎时不知道怎么办,一看在熬猪油,就炸起来吃掉吧。急匆匆赶紧烧了一点开水,学我妈杀的样子把毛褪掉,肚肠清理干净。用盐腌了一小会,按到油锅里两面炸透,就孤孤单单的一只麻雀,没有其他,我也把它吃掉了。吃的时候,像一个小小的,而又安稳的冒险。

那是我唯一的一次吃到我自己逮到的野味,那只麻雀真好吃啊。

原文来自:江上 (微博主页|原文链接)经作者授权后转载。
部分配图来自:昵图网

这篇文章来自下厨房 ^_^
下载下厨房移动客户端,唯有美食与爱不可辜负。

「下厨房周刊081」正当谷雨弄晴时 · 春野菜

2013年4月19日 颜小兽

今年的4月20日是谷雨节气。谷雨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俗话说“雨生百谷”,谷雨便是这个意思。这时田中的秧苗初插、作物新种,最需要雨水滋润,所以有“春雨贵如油”的说法。谷雨时节的南方地区“杨花落尽子规啼”,柳絮飞落、杜鹃夜啼、牡丹吐蕊、樱桃红熟,时至暮春。谷雨三侯:初候萍始生;二候鸣鸠拂其羽;三候戴胜降于桑。意思是说:谷雨之后降雨量增多,浮萍开始生长,布谷鸟开始提醒人们播种了,桑树上开始见到戴胜鸟(又名胡哱哱、花蒲扇、山和尚、冠鸟等,头顶有醒目的羽冠)。谷雨节气之后,降雨量会增大,需要注意因降雨引起的温差变化。过敏体质者应注意防止花粉症及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等疾病。

【枸杞苗猪肝汤】by 游向蓝天的
枸杞苗是枸杞的嫩茎叶,春夏采摘,微苦,能清热补虚、养肝明目。猪肝枸杞苗配搭,绵软细化的口感,带着微微的鲜苦,仿佛是谁放了春天的口中,有令人惊艳的味道。看来,从此以后猪肝不必对菠菜从一而终,每年拥抱枸杞苗一次吧。

【猪肉荠菜饺子】by 俊良老妈-双双
荠菜营养价值很高,又具有脾、利水、止血、明目的功效。春暖花开,正是荠菜遍地的时候,闲暇时段去乡间挖上一篮子荠菜,回来焯水切碎,与猪肉馅拌在一起,包成饺子。待饺子煮熟,咬上一口,满腔春天气息。

【凉拌马兰头】by 山林厨房
马兰头富含维生素A和维生素C,性凉味辛、无毒,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利尿利湿的功效。春天温度适宜,马兰头大量上市,将马兰头焯熟挤干,拌上蒜茸,加上盐、糖、姜汁、椒丝等拌匀,静置片刻,开吃时淋入麻油提香。

【豆皮香椿卷儿】by 红姨食坊
香椿性凉,味苦平,是时令名品,含香椿素等挥发性芳香族有机物,可健脾开胃,增加食欲,具有清热利湿、利尿解毒之功效。将香椿芽焯熟,控干,加盐腌渍,裹上烫过的豆皮,去香菜作为腰带系好,造型颇为清新素雅,口感亦如是。

时令蔬菜和水果

茶叶枸杞苗、荠菜韭菜春笋香椿马兰头、艾草、小葱、茼蒿、螺蛳、鲫鱼
草莓菠萝芒果樱桃柠檬猕猴桃蓝莓桑葚枇杷

本周热门菜单推荐

【白熊咖啡厅里的各种美食】
萌系卡通《白熊咖啡厅》中出现过的美食料理大合集!
【吉井忍的日式便当】
豆瓣阅读热门美食作者、日本媳妇吉井忍的便当食谱收集。
【自制奶茶菜谱大全】
最近频频爆出奶茶店黑幕,在家自制奶茶其实简单又美味。

我们试着告诉你一些北半球的时令食物、热门菜谱、以及厨房故事、书影音。每周通过 blog.xiachufang.com 更新,新浪微博 @下厨房 定时推送。推荐关注下厨房微信账号( 打开微信—朋友们—添加朋友—搜号码—输入xiachufang ),在手机上看下厨房周刊,不会再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