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档: 作者存档:

慢的食物

2013年7月5日 颜小兽


©【竹内章雄】扶桑社 haru_mi 2012年秋号

作者:鱼小玄

胡兰成在《今生今世》中有一段这样写:“母亲叫我剪桑叶,要照她的样一把理齐了剪得细,因为乌毛蚕还嘴巴小。她教我溪边洗白菜,要挖开菜瓣洗得干净,上山采茶,要采干净了一枝才攀另一支来采。” 读到这段的时候,我的心早已挪到厨房去了,那里炖着一锅极为磨蹭的汤,在我看来一切都因为砂锅的龟速,我已经开始盘算着下次煮汤是否得换成高压锅。

前些天一个朋友兴致匆匆跟我讲,他买了一个自动炒菜锅,“你知道多神奇嘛,有了这种自动炒菜锅我才不需要会做饭的老婆啦,超市都有现成切好配好的菜,只管倒进去,再倒上油盐酱醋,把锅盖一关,几分钟后菜就炒好了。” 我问他自动炒菜锅炒出来的菜口味如何,他撇了撇嘴,“还不错的”,说完又补充一句,“主要是省时间嘛!”

什么时候开始大家都没有耐心做食物了呢?如果是我自己在家,我肯定是用速食燕麦做早饭,因为它真的很方便,开水一冲几十秒就可以搞定,再用煮蛋器煮几个鸡蛋就得了。那种有自己熬的,自己做的鸡蛋葱油阳春面的早饭,永远是我下一次再下一次的决心。如果非要烧菜呢,番茄鸡蛋一定是不由自主的头号选择。

在我的故乡,家家户户自己做腊货过年是大概千百年来的风俗,而香肠又是腊货的主力军,入了冬以后,随便扫一眼各家各户,阳台上一定都排着一连串几十上百根的冒着油绷着脸的香肠大军,牛肚猪舌鸭胗也夹杂其间,像是来活跃气氛的文工团。

香肠很有讲究,最好是用猪大腿,这种肉有筋道。把猪腿上的肉都剔下来,细细地切成薄片,这种时候往往很需要耐心了,记得小时候做香肠是亲戚几家合一起做,各家的女人们都上阵,屋子里都是刀和砧板亲密接触的声响。这种活计往往需要耗费一整天,到了黄昏日落,切好的肉终于被拌上盐和白酒,再一点点灌入肠衣里。

每年做香肠都是要循着节气而来的,我家乡所在的南方丘陵地带常年温暖湿润,一般只有入了冬才会有适合香肠晾晒的干爽气候,据说冬至前后的气候条件又是最好的,一年中大概也只有这段时候,每家的主人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把香肠晒出去,而回家来的第一件事大概也是去看望一下他们的香肠,是不是冒油了,是不是有了香味。如果某天突然刮风下雨,那么一定有许多人赶着乌云密布回家——收香肠,就为了来拜年的亲朋喝完过年酒,道过恭喜发财,再夸一夸自家的这碟腊货。做香肠真是不能急的事情,记得我那急性子的外婆,有一年还是极早极早的时候,估计北风还没怎么刮,她家的阳台上就挂出了香肠,后来被笑称肯定摘了全市做香肠的头一号,香肠晒出来后,连续数天的西南风令她的整整几十斤香肠都腐坏扔掉了。

在我故乡,过年前还有一项重要的准备就是做米酒,做酒这件事情说起来比烧一桌子菜简单多了,但是重要的是要有耐心,有耐心才能等到好酒。很多人家一般都是过年前几个月开始酿酒,等到几个月后过大年,那时候的米酒是青白色的,入口清甜。而真正的好米酒那么早可喝不到,米酒放到第二年会变成黄色,到了第三年,米酒就变成赤色了,像葡萄酒一样的赤,像玛瑙一样的红。这种家常的酒让人觉得就像田间地头的乡下丫头,若是放到深闺呆久一些,大概也会有那么一点大小姐的沉静又娇美的姿态吧。

我外婆是个泼辣爱热闹的湖南女人,她常常定期在家里号召饭局,清明要做艾米果,端午做粽子,立夏做米粉肉,老人家对每个节气都会有提前的计划。记得从前到了田螺肥美的季节,外婆是要组织全家人来一天的“田螺宴”的。田螺必须提前好几天买回来养着,好几大盆,放一点芝麻油,田螺就会出来冒泡把泥沙吐干净。当然小孩子最喜欢的事情还是看“杀田螺”,这件事通常由大舅去做,他有一副专门杀田螺的侧刀,把田螺“摁”在侧板上,手起刀落,咔嚓一声田螺的尾部就剪掉了。煮田螺也是要费时间的事情,用八角桂皮干辣椒等各种料材煮,煮到天色将晚才能出锅。现在回想起来,还是要感谢田螺们,让那时候的那个小孩,在许多天都被期待和馋虫塞满了。

这篇文章来自下厨房 ^_^
下载下厨房移动客户端,唯有美食与爱不可辜负。

「下厨房周刊085」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2013年6月8日 颜小兽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端” 字有 “初始” 的意思,因此 “端五” 就是 “初五”。而按照历法五月正是 “午” 月,因此 “端五” 也就渐渐演变成了现在的 “端午”。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重午、夏节、蒲节等等,原本是夏季一个驱除瘟疫的节日,后因楚国诗人屈原于端午节投江自尽,就变成纪念屈原的节日,也有一说是纪念吴国忠臣伍子胥的忌日。除了中国以外,日本、韩国、越南等亚洲国家也过端午节。

端午节民间习俗很多,保存也较为完好,最具代表性的,还属吃粽子与赛龙舟这两样。

东汉时,民间就已经有农历五月初五至夏至期间吃粽子的习俗了。到了晋朝,固定在端午节这一天要吃粽子。当时的粽子是用芦苇叶包裹高粱米做成的。唐朝时,吃粽子的风俗已经非常盛行。各朝各代的粽子种类很多,比如明代有以艾叶浸米而成的 “艾白粽”,清朝宫廷用奶酪浸米后煮成 “奶子粽”,乾隆年间还出现了 “火腿粽”。如今粽子的形状、口味已经很多了,甚至出现了中西结合的巧克力粽等。

龙舟竞渡较为普遍的说法,是民众竞相划船希望找到屈原的尸体,并通过敲锣打鼓驱散水中的动物,令它们不去啃噬屈原。但其实早在屈原的时代之前,龙舟竞渡的习俗就已经存在,比如姑苏就有以龙舟迎接潮水之神伍子胥的习俗。台湾地区的赛龙舟活动直到现在依旧是年度大事,清朝乾隆年间台湾便有龙舟竞渡,古称 “斗船”,发展至今,台湾各地的主要河川,在端午节当天都会举行盛大的龙舟竞赛。

古时候,五月五日也称恶月恶日,人们认为这一天是不吉利的日子,恶鬼凶神会附于人体导致疾病,古世俗要悬天中五瑞以辟邪驱瘟、逢凶化吉。通常菖蒲被认为是天中五瑞之首,象征驱除不祥的宝剑,插在门口可以避邪。而艾草则代表百福,是一种可以治疗疾病的药草,插在门口可以使身体健康。从现代科学的角度来看,端午节时值初夏,多雨潮湿,病菌容易滋生,悬菖蒲、艾草等可以帮助清洁空气,消除病毒。

江浙一带还有端午节吃 “五黄” 的习俗,五黄指的是:黄瓜、黄鳝、黄鱼、咸蛋黄、雄黄酒。民间认为端午节饮雄黄酒可驱邪解毒,《白蛇传》中白娘子就因喝了雄黄酒而现出原形。不过雄黄其实是一种含砷的化学物质,具有一定毒性,还需谨慎饮用。

图解粽子的基本包法


教程图片来自:小木de小厨房

吃不完的粽子怎么办?

【排骨烧粽子】无肉不欢族的最爱,让粽子彻底变成一道菜。
【蜂蜜玫瑰酱凉粽】西安凉粽的改良版,粽子化身美好甜品
【香煎粽子】吃不完的粽子最简单的加工法,特别适合早餐
【酸菜蛋炒粽子饭】粽子炒到炒饭里!太新奇了。
【燕麦芝士烤粽子】中西结合的燕麦芝士烤粽子,猎奇向。
【粽子餐包】这个太绝了,粽子成了面包的内馅儿。

时令蔬菜和水果

黄瓜、西红柿、茄子豆角芦笋蚕豆豌豆蒜薹西葫芦茼蒿
荔枝樱桃杨梅枇杷西瓜、杏、蓝莓青梅菠萝芒果柠檬猕猴桃

我们试着告诉你一些北半球的时令食物、热门菜谱、以及厨房故事、书影音。每周通过 blog.xiachufang.com 更新,新浪微博 @下厨房 定时推送。推荐关注下厨房微信账号( 打开微信—朋友们—添加朋友—搜号码—输入xiachufang ),在手机上看下厨房周刊,不会再错过。

包裹住的爱

2013年5月29日 颜小兽

其实这篇很早之前就想动笔了,却一直找不到一个合适的时间,情绪也总差了一点点。

直到,这样一个下雨天,早上出去的时候看到早点摊子上笼屉里氤氲开的乳白汽,忽然就想狂奔回来,好好的把它写出来。在心里发酵着的念头,终于宣布可以任我揉搓成文了。

人每到一个年龄就会悟出一些东西,这是岁月的馈赠,但是,时光这个碧池,总会也让人发现,在懂的之前,我们已经错过了多少,辜负了多少,那些来不及的,回不去的,注定要慢慢熬煮成心头的暗色痕迹,化作将来老去的我们,口中喋喋不休的唠叨。————这段话,一直都在我的脑子里徘徊不去,挣扎着跳脱出来。


北方长大的孩子,最念念不忘的一定是家里的包子饺子,我也不例外。
结了婚拥有了厨房的人,总不好嘴一馋就回家蹭饭,所以那天我打算自己来做做看。
和面发面,简直是一场战争。
参考了很多食谱,发现一样的面粉却都标注了不同的水量,甚至写着适量两个字。
诚然,这是因为面粉吸水量的不同。那究竟要怎么做呢?我第一个念头就是打电话拨给我妈,执掌厨房二十多年,顺利把我喂大的妈。

我妈在电话那头笑我执着于多少克多少毫升,笑言就是软硬啊,我满手面粉气急败坏的嚷这不科学啊,你讲软硬我在电话这边怎么会知道。我妈就说,你想吃什么就回家嘛,我给你做。你回来,我教你。语气,有那么一点点的罕见的,伤感的感觉。


我们家和所有中国式的家庭没有不同,父母和孩子永远都不会早上亲吻脸颊,动不动就拥抱大声说我爱你。
所以,一旦遇到这种感情的表达,我就词穷了,根本没办法招架,匆匆挂掉了电话。
然后一个人坐在客厅,满手面粉,保持着两根手指捏着手机的姿势,呆呆的坐了很久。

有多少东西是没有办法从书本上学习来的,再严谨的不差分毫的食谱,都无法复刻的味道,是从小吃到大的味道,是母亲的秘方,多少东西,是母亲教会的。从一张食谱,从一份自小养成的味觉,每一个人身上都有无法抹去的印记。

我们从母亲手上学会怎么和面,发面,怎么做一笼包子,怎么炒一碟菜,我们在不自觉的传承着母族的记忆。哪怕,青春期的时候无数次发誓永远不像父母一样活得庸碌。哪怕,穿戴打扮的时候无数次想着不要像妈一样身材走样,渐渐活得没有自觉。但我们都无法否认,血液里流动着的相似。


小的时候总是母亲管束的严,少不得的是惩罚,渐渐长大,每一次和母亲的争吵,都以她的落败告终,我却从来没有细想过。我可以像现在这样自由的选择自己的道路,是她多么难过多么难以接受的慢慢放手。

而现在,年过半百的妈,学着用微信,学着拍照片发短信,努力的想跟上我的脚步,努力的跟我联系着。
而我,却很害怕接受她在变老的事实。

我多么害怕,我还没有完整的领悟这份被包裹着的爱,被藏在争吵,藏在唠叨,藏在很多东西背后的爱,我怕我还没来得及学会如何去爱。我也依然对表达感情,感觉尴尬,我还有多少时间学习爱她的方式呢?

我想我还是会成为母亲一样的女人,哪怕我的孩子最后看到的依然是我和生活搏斗伤痕累累的样子,哪怕他会觉得我和世界上所有最讨厌的父母一样,我还是会继承着这种爱,传承下去。

因为,成为和母亲一样的女人,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却是,世界上最好的事。

文章来自厨友@醉眠投稿

这篇文章来自下厨房 ^_^
部分配图来自昵图网
下载下厨房移动客户端,唯有美食与爱不可辜负。

「下厨房周刊084」青梅老尽樱桃熟,幽墙几多花

2013年5月27日 颜小兽

樱桃又名楔荆、车厘子。外形娇小玲珑,惹人怜爱。吃起来口感甜中带微酸,滋味纯美。樱桃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西汉《尔雅》记载:“楔荆”就是中国樱桃。东汉《四民月令》有“羞以含,先荐寝庙”的记载。据《说文》考,“含”,即莺,莺鸟所食,又名含樱桃含铁极其丰富,居各种水果之首。常吃樱桃对于缓解贫血有一定的作用。也适宜体质虚弱、面色无华者食用。但上火者需慎食,糖尿病患者忌食。

【黑森林杯子蛋糕】by Amanda的小厨房
大尺寸的黑森林蛋糕本该用海绵蛋糕体,而装进纸杯里的,却是用打发黄油蛋糕体更好。本来嘛,杯子蛋糕就应该是精致而厚重,充满堕落感和诱惑力的~

【樱桃果冻】by 璐稔
原汁水果味的【樱桃果冻】,取材方便,所有你喜欢的水果都可以,菠萝啊、葡萄苹果啊、甜瓜……神马的都可以!冰冰凉凉、晶莹颤动的冰粉在口腔中滑溜溜的乱窜,吃一杯下去,整个夏天都清凉了~

【自制无添加樱桃果酱】by 小白素食记录
效果非常粘稠,有镜面般的果胶~每次取果酱的时候也要用干爽洁净的勺子,不能抱着瓶子吃啊~沾到口水的果酱,很快会坏掉。保存好的话半年一年都不成问题

时令蔬菜和水果

芦笋蚕豆豌豆蒜薹荠菜西葫芦黄瓜、小葱、茼蒿
西瓜樱桃蓝莓青梅草莓菠萝芒果柠檬猕猴桃

其他时令菜谱推荐

【樱桃巧克力蛋糕】樱桃巧克力碎片搭配起来,口味非常搭!
【豌豆咸肉糯米饭】记忆中小时候的味道~想家了,就吃豌豆饭吧
【葱油蚕豆】绿色的葱和绿色的蚕豆碰撞出了春天的火花,美味至极!

我们试着告诉你一些北半球的时令食物、热门菜谱、以及厨房故事、书影音。每周通过 blog.xiachufang.com 更新,新浪微博 @下厨房 定时推送。推荐关注下厨房微信账号( 打开微信—朋友们—添加朋友—搜号码—输入xiachufang ),在手机上看下厨房周刊,不会再错过。

久为京洛客,此味常不足——“传承的家味儿”优秀作品选

2013年5月24日 颜小兽

奶奶灶台上刚刚炸出滋滋作响的肉丸子,爸爸从地里挖回来新鲜带泥的土豆,妈妈煮出来那一汪抹油的大肉粽……一百种 “传承的家味儿” 等你来尝。

【馍馍】by 弗虑弗为

和面需要面头,或者叫面引子的,是上次馍馍留下的养着的一剂发面,那里有充分的酵母。酵母粉之类的东西闻所未闻,更不会去往自家吃的馍馍里放些莫名其妙的粉末。只是,如果很长一段时间没有馍馍,那就还要去熟悉的街坊家里要上一些。在人与人而非建筑与建筑的生活中,谁家昨天新了一锅馍馍,肯定会有现成的面头,这些都是彼此理应知道的事情……弗虑弗为《馍馍》点此阅读全文→

【咸酸饭——记忆中的家味儿】by 晚来

对于童年时的记忆,我思念的 “家味”,是在奶奶家一个窄窄过道式的灶头间。唯一能照亮厨房的是一盏暖暖的白炽灯。木制的老碗柜里叠着一只只青花瓷碗,有几只碗边上还带着缺口。我玩耍归来,时常看见奶奶正凝神注视着灶头上正烧着的一口老铁锅。头朝前伸,背有点弯,时不时舀起些汤水尝尝咸淡,再用一旁的手绢擦去额头的汗珠,那盏白炽灯把她一头的银发映成了金色。一回头看见我,便笑呵呵地说:“饿坏了吧,再等一会,就开饭了。” 说起奶奶家的饭菜,有太多太多的记忆了。现在想来最最怀念的便是那 “咸酸饭”(注:沪语中的菜饭)。奶奶的菜饭从来不是那种外头餐馆里开了旺火用煮熟的米饭再加青菜合炒出来的 “菜饭”……晚来《咸酸饭——记忆中的家味儿》点此阅读全文→

【天才点心师】by yimi

很早以前读过秦文君的一篇小文章,叫做《天才点心师》。写的是一个调皮的男孩为了完成妈妈提出的“每天进行劳动”的要求,突发奇想用家里各种食材做了一只大蛋糕。那蛋糕当然很难吃,不过最后妈妈发动全家吃掉了它,还颁了奖状给男孩。小时候读完这个活泼有趣的亲情小故事,莫名其妙生出一点难过,心想怎么我的爸爸妈妈不在我身边,以至于自己都没有机会去做这样一只难吃的蛋糕。随着年岁的增长,也渐渐能够体谅彼时父母忙于工作,才将我交给外公外婆照顾。而等到十七八岁再读起这个故事,反倒同情起文中的妈妈和弟弟,竟要吞下那样一只怪味蛋糕。因为比起他们,我着实幸运的多——我的外婆是真正的天才点心师,她身怀绝技,日日提供好吃的食物,一路呵护我的嘴巴和胃肠快乐成长……yimi《天才点心师》点此阅读全文→

【在我身后,家的味道】by 李妙生

我是一个喜欢 “回家吃饭” 的人。如果不是在外边东飘西荡了这么几年,很难如此深刻地理解这四个字的含义。走过了很多地方,我便能够更加确定,家里的饭菜有着这世间任何一处都找寻不到的独特味道。它对我心里的撩拨是有着变幻的节奏感的:离家近一些,这节奏就略微弱一些;而离家远一些,这节奏就像重而有力的鼓点一样不断击打我心。只有坐在家里那张饭桌前,举起筷子把饭菜送入口中,人生全部的安全感才得以真正降落安放……李妙生《在我身后,家的味道》点此阅读全文→

【外公的走油肉】by TheRed

对现在的我来说,过年除了冻得发抖会让我印象深刻外,最让我念念不忘的,是外公那一手地道的上海本帮菜。比如走油肉,肉皮汤,熏,这些外公自制的本地菜肴,真正是花多少钱都买不回的滋味。今年已经八十几岁的外公,一到过年,还是喜欢大家都热闹地聚在他家,每年的年夜饭都亲自下厨掌勺。在我们眼中,外公的手艺那就是独家绝活,是外面怎么都不能吃到的味儿。一到过年,最让我期待的,就是这些已经存在几十年仍如一日的味道了……TheRed《外公的走油肉》点此阅读全文→

以上作品为【2013分享幸福的味道“传承的家味儿”全国征集活动】百强入围作品。
点此欣赏全部100个家味儿故事→
本活动由全国妇联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五芳斋幸福家庭基金共同主办。

「下厨房周刊083」物至于此,小得盈满。

2013年5月18日 颜小兽

今年的5月21日是小满节气。其含义是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有 “小满者,物至于此小得盈满” 的解释。小满过后,全国各地都将逐渐进入夏季,也是疾病容易出现的时候,皮肤病尤甚,饮食宜以清淡为主。推荐的食材有苦菜、樱桃黄瓜蒜薹等。

【干锅蒜薹孜然羊肉】by南半球的小猫
农谚有曰 “小满见三鲜”。三鲜指的是黄瓜樱桃蒜薹。小满前后这三样食材逐渐上市,最是鲜嫩。这个做法不但简单,味道还非常浓郁,超级下饭。

【爽口蓑衣黄瓜】by小白素食记录
天气渐热,饮食宜清淡。小满前后黄瓜正当季,微酸的口味提升了黄瓜口感的爽脆,十分开胃。蓑衣刀的切法,不仅是好看,交织层叠的黄瓜吃起来更脆,口感更丰富。

【微波樱桃果脯】by月亮晶晶

做法非常简单,用微波炉,总共三个四分钟,就能轻松做出好吃的樱桃果脯。

时令蔬菜和水果

苦菜、豌豆蒜薹荠菜韭菜黄瓜香椿、小葱、茼蒿、螺蛳
樱桃蓝莓青梅草莓菠萝芒果柠檬猕猴桃桑葚枇杷

其他时令菜谱推荐

【凉拌苦菜】
凉拌苦菜是夏日佐饭的美味佳肴,具有爽口开胃、消暑、清心除烦的作用。
【手撕蒜薹】
不用刀切,用原始手撕的方式,最大限度的保存了蒜薹的新奇颜色和原汁原味。
【青瓜玉露】
黄瓜做成饮料,口感十分清爽!

我们试着告诉你一些北半球的时令食物、热门菜谱、以及厨房故事、书影音。每周通过 blog.xiachufang.com 更新,新浪微博 @下厨房 定时推送。推荐关注下厨房微信账号( 打开微信—朋友们—添加朋友—搜号码—输入xiachufang ),在手机上看下厨房周刊,不会再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