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灶台上刚刚炸出滋滋作响的肉丸子,爸爸从地里挖回来新鲜带泥的土豆,妈妈煮出来那一汪抹油的大肉粽……一百种 “传承的家味儿” 等你来尝。
【馍馍】by 弗虑弗为
和面需要面头,或者叫面引子的,是上次
蒸馍馍留下的养着的一剂发面,那里有充分的酵母。酵母粉之类的东西闻所未闻,更不会去往自家吃的馍馍里放些莫名其妙的粉末。只是,如果很长一段时间没有
蒸馍馍,那就还要去熟悉的街坊家里要上一些。在人与人而非建筑与建筑的生活中,谁家昨天新
蒸了一锅馍馍,肯定会有现成的面头,这些都是彼此理应知道的事情……弗虑弗为《馍馍》
点此阅读全文→
【咸酸饭——记忆中的家味儿】by 晚来
对于童年时的记忆,我思念的 “家味”,是在奶奶家一个窄窄过道式的灶头间。唯一能照亮厨房的是一盏暖暖的白炽灯。木制的老碗柜里叠着一只只青花瓷碗,有几只碗边上还带着缺口。我玩耍归来,时常看见奶奶正凝神注视着灶头上正烧着的一口老铁锅。头朝前伸,背有点弯,时不时舀起些汤水尝尝咸淡,再用一旁的手绢擦去额头的汗珠,那盏白炽灯把她一头的银发映成了金色。一回头看见我,便笑呵呵地说:“饿坏了吧,再等一会,就开饭了。” 说起奶奶家的饭菜,有太多太多的记忆了。现在想来最最怀念的便是那 “咸酸饭”(注:沪语中的菜饭)。奶奶的菜饭从来不是那种外头餐馆里开了旺火用煮熟的
米饭再加
青菜合炒出来的 “菜饭”……晚来《咸酸饭——记忆中的家味儿》
点此阅读全文→
【天才点心师】by yimi
很早以前读过秦文君的一篇小文章,叫做《天才点心师》。写的是一个调皮的男孩为了完成妈妈提出的“每天进行劳动”的要求,突发奇想用家里各种食材做了一只大
蛋糕。那
蛋糕当然很难吃,不过最后妈妈发动全家吃掉了它,还颁了奖状给男孩。小时候读完这个活泼有趣的亲情小故事,莫名其妙生出一点难过,心想怎么我的爸爸妈妈不在我身边,以至于自己都没有机会去做这样一只难吃的
蛋糕。随着年岁的增长,也渐渐能够体谅彼时父母忙于工作,才将我交给外公外婆照顾。而等到十七八岁再读起这个故事,反倒同情起文中的妈妈和弟弟,竟要吞下那样一只怪味
蛋糕。因为比起他们,我着实幸运的多——我的外婆是真正的天才点心师,她身怀绝技,日日提供好吃的食物,一路呵护我的嘴巴和胃肠快乐成长……yimi《天才点心师》
点此阅读全文→
【在我身后,家的味道】by 李妙生
我是一个喜欢 “回家吃饭” 的人。如果不是在外边东飘西荡了这么几年,很难如此深刻地理解这四个字的含义。走过了很多地方,我便能够更加确定,家里的饭菜有着这世间任何一处都找寻不到的独特味道。它对我心里的撩拨是有着变幻的节奏感的:离家近一些,这节奏就略微弱一些;而离家远一些,这节奏就像重而有力的鼓点一样不断击打我心。只有坐在家里那张饭桌前,举起筷子把饭菜送入口中,人生全部的安全感才得以真正降落安放……李妙生《在我身后,家的味道》
点此阅读全文→
【外公的走油肉】by TheRed
对现在的我来说,过年除了冻得发抖会让我印象深刻外,最让我念念不忘的,是外公那一手地道的上海本帮菜。比如走油肉,肉皮汤,熏
鱼,这些外公自制的本地菜肴,真正是花多少钱都买不回的滋味。今年已经八十几岁的外公,一到过年,还是喜欢大家都热闹地聚在他家,每年的
年夜饭都亲自下厨掌勺。在我们眼中,外公的手艺那就是独家绝活,是外面怎么都不能吃到的味儿。一到过年,最让我期待的,就是这些已经存在几十年仍如一日的味道了……TheRed《外公的走油肉》
点此阅读全文→
以上作品为【2013分享幸福的味道“传承的家味儿”全国征集活动】百强入围作品。
点此欣赏全部100个家味儿故事→
本活动由全国妇联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五芳斋幸福家庭基金共同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