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食花事

2012年5月8日 颜小兽

用一点点的手工劳动,把这份易逝的韶华,
用味觉的形式保留下来。

—— 殳俏

已经过去的樱花季,朋友用被风吹落的八重樱做盐渍樱花,不仅保留了花朵的色与形,更凝聚了樱花盛放那一刻的层层叠叠的香气。做好的盐渍樱花可以泡水泡茶,当做清新小菜佐,烤蛋糕馒头,更可以封入羊羹做成透明而灵动的和果子。这不禁让我想起小时候,时人也有拾落桂的习惯,一到金秋,有桂花的院子总会传来醇厚的甜香。这时候,无论是谁家栽了桂花树,都会趁桂花未落时,在树下铺上洗干净的被单和布幔,风一吹,便是花落无声,满树坠香。不多会儿,就可收得一大堆金黄色的桂花。先用盐渍了,逼出一些水分,再晒干了,用白糖腌了,封存进密闭的罐子里。之后,这便是可以享用一年的糖桂花了。泡茶、糕、做甜酒酿、做年糕,雍容的桂花甜香在这些美味中浮浮沉沉。渍樱花与渍桂花有一个相同点,都甜中带咸,令回味悠长。而腌渍花朵给人带来的启示则是,无论是一树花瀑还是满园香气,其实都是稍纵即逝的东西呢。但是如果你有一点点的耐心,一点点的勤劳,那就可以用一点点的手工劳动,把这份易逝的韶华,用味觉的形式保留下来。

苏州人善制花食,一年四季的鲜花,都会依着季节,被闺阁中的烹饪高手化为趣致的美味。自农历二月初玉兰花开,苏州的花食季节便开始了。玉兰花早于辛夷,花开九瓣,色白微碧,香味似兰。一树的白色花朵,看不到叶子,只见那粉妆玉琢的层层花苞。苏州人称玉兰为“薄命花”,想是因为二月间但凡下场雨,便会把前一夜还满开的万蕊白花给打得云容黯淡,树下满是残雪般的落花。这时,苏州的巧手厨娘们会拾取花瓣,和以粉面蔗糖,在油锅里轻一下,称为玉兰花。同样的做法,亦可在《山家清供》中找到,不过的不是玉兰,而是牡丹。想来两种花都有肥美的花瓣,拖点面炸一下蘸糖吃,油香仍不掩花香。在《山家清供》中,牡丹有另一种做法,是汆水后跟其他蔬菜一起凉拌着吃,但涩味就略重了些。据说把牡丹花当拌菜吃,以及油的吃法,都是南宋初年的陈太后喜欢的吃法,这位长年吃素的太后,以在春天吃新鲜的牡丹花为最大的享受。

6月是茉莉和珠兰上市的季节。苏州的茶店这两种花都会收,珠兰取其子,称为撇梗,用来配茶;茉莉则是用其花蒂,叫做打爪花。周瘦鹃在《茉莉开时香满枝》中写自家如何处理茉莉花:“把茉莉花熟,取其液,可以代替蔷薇露。也可用做面脂,泽发润肌,香留不去。吾家常取茉莉花去蒂,浸横泾白酒中,和以细砂白糖,一个月后取饮,清芬沁脾。”不知周瘦鹃自制花露的技艺,可以与董小宛相较否。总之在苏州,很多人都会用渍法自己提取花之香露,用来点茶酿酒。冒襄写董小宛制花露:“酿饴为露,和以盐梅,凡有色香花蕊,皆于初放时采渍之,经年香味颜色不变,红鲜如摘,而花汁融液露中,入口喷鼻,奇香异艳,非复恒有。”据说董小宛做得最好的花露依次为秋海棠露、玫瑰露和桂花露。而现如今人们所最为熟悉的花露,则是用来给小孩子清热解暑的金银花露,淡而幽然的清甜,让人觉得这是不可思议的味觉。

苏州人的花食包含了玉兰、茉莉、荷花、桂花,但最出名的莫过于苏州人腌渍的玫瑰酱,必须要摘取色泽鲜艳、花瓣肥厚、香味浓郁的玫瑰花,经过梅的腌制,保持原有的色和香,再经混合砂糖,捣烂成酱,成为质地细而润滑的玫瑰酱,味道酸甜玫瑰香气芬芳,这酱可以用来制作糕点、涂抹馒头、蘸食粽子,足见苏州人对玫瑰香味的喜爱。而苏州酱菜里竟然还有种玫瑰大头菜,把玫瑰花瓣腌进了芜菁中。据说是先要把芜菁剥皮后入窖腌制,之后切削整形,要切成片片缀连不断,然后再用甜面酱、白糖及玫瑰花瓣浸渍一段时间,方得到这玫瑰味道的传统酱菜。一大早,来碗白玫瑰大头菜,让胃袋在花香怡人中醒来,也不错。

作者:殳俏。原文刊载于《三联生活周刊》

南来或北往,愿为一人下厨房

2012年5月4日 王洋

为心爱的人做饭,不求多加赞美、评头论足,
满满的都吃掉便是最好的报答。

—— 小小H


小小H做的美食:可可蛋糕桂圆饼干芦笋小炒、豌豆

常去看小小H的菜谱,最令人心旷神怡的便是那几个白色的瓷盘了,方圆有据,花色点缀,还有那浮现的纹饰若隐若现。我想小小H大约也是这样的人吧,简单纯净,盛着丰富内容,美好年华。再一看,果不其然,小小H,浙江上虞人。上虞,就是那个梁祝化蝶里英台的故里,就是那个上古时期舜帝的出生地,就是那个温润如玉的青瓷发源处。就是这样的人杰地灵,山清水秀,让这个女孩子的灵气婉约分外动人。

离开充满童年记忆的家乡,只身一人来到上海求学,7年的沪上时光,完成了学业,收获了爱情,如今和她心爱的人一起来到了北京工作。H说,她并不讨厌漂泊,因为可以吃到各地的特色食物,更何况还有爱人相伴。

北方人回忆故乡,往往都是大年节庆的欢喜热闹,但是南方人就不一样,家乡太多秀美太过细腻,点点滴滴都是江南的韵味。只要一提起儿时家乡的吃食,记忆的匣子瞬间打开,她给我讲艾饺和艾麦果,说印糕和油墩儿。H介绍道,艾饺和艾麦果都是清明的小吃,周作人《故乡的野菜》中写的“黄花麦果韧结结”着实让人思乡了一把。她说,现在的青团都太过甜腻,鲜绿的过分,全然没有了艾草的独特香气,还是小时候清明节外婆做的好吃,从地里采来的艾草,汆烫挤水,揉入米粉中,不管是包裹着红豆馅还是咸菜丝,最要紧的是往印模里那么一压,只要有外婆有妈妈在,不管自己多大都会被分配到这最后一步,郑重其事的,像完成一个仪式。她细心记下每一个步骤,以后做给自己的孩子吃,告诉他,这就是故乡,有亲人的念想!

搬来北京让她一度放不下上海这座城市,但为了丈夫的事业,H远离了家乡,慢慢去适应北京,用寻找美食的方法去熟悉这里,爱上这里。周末,两个人用一天时间走街串巷,寻访美味,用另一天时间采买打理,烹烧煮炖,像经营自己的婚姻一样,不紧不慢,合理安排,既有外面的风光无限好,也有家里的温情暖人心。H悄悄告诉我,他们是彼此的初恋,经历过异地,几番转辗,终于在一起了。说实话,这让我很是羡慕,从一而终,记忆力里只有一个人,要那么些的恋爱经历作什么,平白添了多少伤心眼泪,当真爱一个人,用一生的时间都是嫌不够的。现在的H不管多忙都会抽出时间来照顾她爱的人,手艺这么好,心思那么细,老公嘴笨,但总是用实际行动证明那饭菜是有多美味,每每盘光碗净,最后一抹嘴看着H说,下次还做这道菜吧!为心爱的人做饭,不求多加赞美,评头论足,满满的都吃掉便是最好的报答!

H说,未来有太多的可能性,但美食已经是生命里重要的一部分了,“对我来说,做饭算是一个兴趣爱好,手艺不精啦。每一道菜的最后呈现都是一个创作的完成,虽说成品不如预期会小小懊恼,但要是味道不错,那种自我认可感是很强烈的;用相片记录,记录的不仅仅是自己的进步, 更是认真生活的一种表现;同时又可以给家人给自己带来健康,而且吃自己做的东西特别安心;顺便练习美食摄影,是一举多得的事。”

“用相片记录,记录的不仅仅是自己的进步, 更是认真生活的一种表现。”

厨:是怎么开始自己的做饭生涯呢?
H:一直很喜欢美食,无论是外出觅食,还是自己动手实践。这点受我爸的影响很大,他很会做菜,一直是我的目标。而且现在大家都很关注饮食健康,所以很自然的,做饭成了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有时候会问爸爸妈妈,要怎么怎么弄比较好;有时候就直接跟着网上的方子做。

厨:第一道学会的菜是什么呢?
H:除掉煮面煮什么的,正正经经按部就班学做的一道菜是素烧(也叫素)。算是为自己爱吃的食物迈出的第一步。

厨:觉得自己在厨艺方面,还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吗?
H:我老觉得自己怎么做不出家里的味道呢,后来想啊,我们的爸爸妈妈烧菜烧了几十年了,等我们到那个时候,也一定可以的!给自己信心!

厨:最久的一次在厨房呆了多久?
H:一个白天吧 。从买菜洗菜做菜洗碗收拾,下午又烤饼干!烤完继续洗工具,磨完已经夕阳西下。 中间吃饭的时间快到可以忽略不计 。后续洗碗什么的确实枯燥麻烦,但我已经给自己洗脑了,自己洗自己的碗盘、模具最放心,而且顺便消耗热量!

厨:你是怎么看待下厨房的呢?
H:下厨房在豆瓣早有听闻,但一直没注册,因为有个博客在更新,觉得没有精力两头搞;今年2月终于还是忍不住了,又是注册又是下载客户端,结果一发不可收拾!上瘾了好不好……这是一个界面上简单清新,内容上实用又有趣的网站,而且特别包容,不会因为你是新手,不会因为你做的菜很没技术含量,就被无情埋没,比如新创建的菜谱,对照菜谱做出来的菜这两个版块,一直在给新手们展现的机会。在下厨房我又结识了好多新朋友!因为美食结缘,太美好了~

厨:你是用什么样的心情去坚守下厨房的这片天地?
H:当我做的菜出现在首页,或者被下厨房转发在微博或空间,真的倍受鼓舞呢!对于写作,罗伯特·麦基说过:“只有对作品有着发自内心的热爱,才能支撑自己用多年的努力去写出一个真正的作品。”我觉得做菜下厨也一样,正是因为发自内心的热爱,然后一直一直坚持经营着这个小空间。

厨:最喜欢下厨房哪一类的菜谱?
H:我很佩服那些70后的煮妇,她们有很多传统菜肴的菜谱,非常值得学习,我蛮希望大中国的传统饮食文化继续发扬传承下去。觉不觉得我们吃得越来越混搭了?


生日的提拉米苏

关于摄影的那些事

厨:看到你博客里有几篇关于食物摄影的文章,想必对此也很有心得吧,可以谈谈自己的风格和技巧吗?
H:其实我的照片风格也不固定,多多少少总在变;每个阶段的自己喜欢的风格会有出入,于是一直在寻求一种更好的画面。让我现在看以前的照片,好多都觉得拍很丑……再过段时间估计就受不了现在的照片了。但拍照总是遵循一个原则:Simplicity is beauty. 生活亦如此。也全看个人喜欢什么风格,其实日系的清新素雅和欧式的自然大气(当然这么一概而论也有点片面啦)我都蛮喜欢,推荐一个叫Tartelette的美食博客,博主Helene的照片个人非常喜欢!日本摄影师TOMO KOHSAKA,还有SAYAKA MINEMURA拍的早餐照片,让人印象太深刻,非常温暖有爱,生活就该如此。多学习,多看,肯定有收获~!当然,适度后期,也可以让照片看着更舒服;虽然我嫌麻烦,但有时候光线不佳拍出来的照片确实需要调整一下会比较好。

厨:觉得拍食物和拍别的东西有什么不一样的感觉吗?
H:有,拍食物可以理解为无生命静物摄影,但其实又是有生命的。炒菜刚出锅的时候热腾腾,热放凉了表面会黯淡, 面条放久了汤水都会被吸光,所以把握时间,记录下食物的最佳状态,也是值得关注的一个点。

厨:在道具选择上有什么可分享的经验吗?
H:你若喜欢小清新风格,小碎花、波点、格子桌布等是很好的背景,日系的碗碟也很好买到,俯拍是常常会被选择的视角。若想更有生活气息,画面可以加入书、杯子、餐具、小花等作为点缀,拍出以食物为主的一副整体照;不妨考虑在画面中表达你想呈现的感觉或心情,拍出一点故事性,那会非常有感染力。觉不觉得家里留下的那些老式碗碟很有感觉呢,蓝边碗、红蓝小花围边碗、搪瓷碗等等,以前觉得小土,现在看来朴实又怀旧,不失为好道具,努力发扬中国风!总的还是那个原则,简简单单不容易出错。

> 小小H的下厨房主页

这篇文章来自下厨房 ^_^
下载下厨房移动客户端,唯有美食与爱不可辜负。

「下厨房周刊047」莫道莺花抛白发,且将蚕豆伴青梅

2012年5月2日 颜小兽

蚕豆,又称胡豆、佛豆,入口软酥,沙中带糯。在江南一带,每年四五月份,许多家庭都会吃时令的蚕豆,还将蚕豆米饭一锅煮,称为“蚕豆饭”。蚕豆性平味甘,具有益胃、利湿消肿、止血解毒的功效。“莫道莺花抛白发,且将蚕豆青梅”出自宋代诗人舒岳祥《小酌送春》。

百合虾仁蚕豆

1、新鲜蚕豆剥去表皮,成蚕豆米;
2、明虾去头剥壳去肠泥,用一点点盐、白胡椒粉和料酒抓匀腌制;
3、新鲜百合掰开成一瓣瓣,冲洗一下沥干水份;
4、锅中放水烧开,倒入蚕豆米,焯水一分钟,捞出过凉水,沥干备用;
5、锅烧热放油,油温热时倒入虾仁,滑炒至变色,盛出备用;
6、用锅中余油煸炒蚕豆米约一分钟; 倒入虾仁百合,调入少许盐,一点白糖和一些香麻油,翻炒均匀即可出锅。

更多【蚕豆】的新鲜吃法:http://www.xiachufang.com/category/1209/

时令蔬菜和水果

油菜荠菜韭菜毛菜、蚕豆豌豆马兰香椿鳜鱼鲫鱼
草莓菠萝芒果猕猴桃杨桃、莲雾

菜谱菜单推荐

【鸡蛋马兰卷】阳春四月的餐桌各式野菜是上上之选,吃着好吃,看着也舒心。
【春笋排骨咸肉汤】尝鲜无不道春笋,把春笋排骨咸肉搭配在一起,其鲜更上一层楼。
【能量早餐】用24款简单又营养的美味能量早餐唤醒你的胃。

厨房故事:【晚来不怕,但求侬情汝意】

晚来是下厨房的一位活跃厨友,男人洗手作羹汤,为爱下厨房。他说:“行动是唯一能提高你厨艺的方式,行动越多,越会发现被下厨所深深吸引。” 未来会有更多下厨房活跃用户的故事讲给大家听。晚来的厨房故事:/article/5308

我们试着每周用邮件告诉你一些关于北半球的时令食物、以及一些厨房小知识。如果你喜欢这些内容,可以到下厨房里注册一个帐号,就可以每周用邮件收到我们的周刊。

「下厨房周刊046」江南水暖花时正,四月山园绽凤梨

2012年4月26日 颜小兽

菠萝原产巴西,15世纪西洋人初见它,觉得外形像松果(pine),味道又像苹果(apple),便将它命名为pineapple。17世纪传入中国,当时有诗曰“凤尾黄间白瓢”和“绛文黄质凤来仪”,“凤”就此命名而成。菠萝有帮助消化的作用,但食用过量容易导致皮肤发痒等过敏症状。应事先去皮,并放在淡盐水中浸泡半小时,然后用凉开水冲去咸味。

菠萝

1、菠萝从侧面1/4处切开,用勺子将里面的果肉挖出,留少许切成丁,剩下的菠萝肉吃掉;
2、糯米和香米提前一夜用水浸泡,然后与菠萝丁一起拌匀填入菠萝中,加水即将没过米;
3、将菠萝盖子盖在上面,用牙签固定,放入40分钟。如果没有那么大的锅子,可以将菠萝的一半浸入锅中,盖上盖子煮;
4、这里说的米量的碗是小碗,但是实际分量要根据菠萝的大小来调整。

更多【菠萝】的新鲜吃法:http://www.xiachufang.com/category/1036/

时令蔬菜和水果

油菜荠菜韭菜毛菜、蚕豆豌豆马兰香椿鳜鱼鲫鱼
草莓菠萝芒果猕猴桃杨桃、莲雾

菜谱菜单推荐

【铜锅焖饭】蚕豆的好时节,菜多饭少一锅端。
【芦笋炒蘑菇】芦笋有独特的清香,和蘑菇一起炒,是鲜美的快手菜
【闲话红楼】《红楼梦》中出现过的美味佳肴,自己也能做哟。

Tomo Kohsaka的早餐摄影

女摄影师Tomo Kohsaka居住在东京,是一位母亲,也是职业女性。事业与家庭的兼顾缘自对生活的热爱~Tomo Kohsaka热衷于拍摄美好的生活点滴,尤其喜爱美食摄影。让我们来欣赏她的家庭早餐相册吧!更多图片:/article/5303

我们试着每周用邮件告诉你一些关于北半球的时令食物、以及一些厨房小知识。如果你喜欢这些内容,可以到下厨房里注册一个帐号,就可以每周用邮件收到我们的周刊。

晚来不怕,但求侬情汝意

2012年4月24日 王洋

拍摄食物是一种日记式的记录,不是为了表现食物本身,而是用食物来展示自己的生活。
—— 晚来


晚来做的菜:油焖芦笋虾仁、焦糖布丁、茄汁脆皮豆腐

上海美女多婉约,沪上男人会做饭!晚来晚来,那是被瓦罐里的汤所牵绊,亦或是咸岁饭里的米粒还没有烘出浓浓乡情。这个男人喜欢切丝削片、快炒慢炖,喜欢种花种草、阳光静好, 喜欢古琴悠扬、民乐朗朗。

一上来,我就问了晚来一个很直白的问题:晚来为什么要叫“晚来”呢? 晚来说,这就是他的生活态度,慢生活、慢节奏,在上海这个国际化大都市里,我们的晚来听着江南古韵的丝丝竹弦,最后,连每一道菜每一煲汤都透着淡雅与情致。

男人洗手作羹汤,为爱下厨房

晚来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他的厨艺那可是子承父业,正经地沿袭了上海男人的光荣传统。晚来自小就经常看父亲开灶做饭,崇拜那种细腻的刀工,炉火纯青的火候,一丝冷静有序的临“灶”作战氛围,果真做饭中的男人是性感无比的,那时起,我们晚来便下决心要当一位家庭大厨了 。直到17岁的时候,才结束了这种偷师的情况,成为了父亲的开门关门大弟子!

当他说起与父亲在厨房的那些事时,可乐得不行,一开始总是做不好,但还总想亲力亲为,最后老爸只得在一旁各种提心吊胆、指点江山,虽然那顿饭咸得像打翻了盐罐,但爸妈依然很给面子的点头首肯。而现在的晚来已然完成了抢班夺权的动作,只要他在家,父母就可以等着热菜热饭上桌了,会做饭的孩子果然是格外孝顺。其次最开心的要数晚来的同事们了,冻芝士蛋糕、小点心,再加上在下厨房的人气,同事们已经把他当大厨看待。晚来很谦逊和气,不急躁不功利,唯一斤斤计较的是自己的生活是否遵从了内心!

晚来说,他的厨艺大涨就是在接触了下厨房之后。我很严肃的说,不要讲好话听!晚来很无奈但更真诚的说:真的!无意间看到下厨房这个网站,被干净简洁的页面吸引,而上传自己的作品,与其他厨子交流更成了晚来在下厨房长期扎根的理由。他说:“ 回头翻翻这 9 页的作品,都是父亲的倾心传授和在下厨房的成长点滴。” 它们记录了晚来的厨艺,生活,更有心情。下厨房不仅仅是传传照片、搜搜菜谱那么简单,它一直在厨子们的身边,记录成长,分享快乐!

晚来在下厨房多是做些本帮菜、西餐和甜点,而照片风格也是清新自然,但不管怎么说,拍得好不如做得好,好吃才是硬道理呀!晚来一直有看配料表的习惯,也提倡吃应季时蔬,他说这不仅是从营养学角度来说,更是延续了一种传统,作为一个地道的上海人, 他提到了清明的艾草与端午的粽叶,顿时,艾草的青涩与粽叶的清香似乎就飘进了我的鼻子。晚来称下厨房是“心灵的港湾” ,而我想说,每一个厨子都是这个港湾的护航人,下厨房很庆幸有你们!

“行动是唯一能提高你厨艺的方式,行动越多,越会发现被下厨所深深吸引。”

厨:晚来是怎么学会做饭的?跟谁学的呢?
晚:和我的父亲,我对下厨产生了兴趣很大原因就是因为父亲。很小的时候就会一直在旁边看着父亲开灶做饭。最后父亲拗不过我,在决定正式教我之前,应该是一直在偷师他。呵呵!

厨:那还记得自己学会的第一道菜是什么吗?
晚:炒鸡蛋,记得伴随着抖抖颤颤,手忙脚乱地在飞溅着油的锅里翻鸡蛋

厨:那你是属于刚上手就特别有感觉的还是属于在摸索中不断前进的?
晚:刚开始的时候常有父亲守在旁边,他总是能有办法提高我的成功率。可以说全仰仗着他才对自己的厨艺越来越有信心。哈哈,我好像觉得自己是上手就特别有感觉,知道自己以后会是个好厨子的类型。

厨:现在自己下厨房的频率是怎样的呢?
碗:只要在家,我父母基本可以等热菜热饭吃了,应该说家里已经完成新老交替了。

厨:对于做饭这件事是抱着怎样的心态和心境呢?
晚:是一种放松,从逛菜场开始。 一个步骤一个步骤就像是在进行一场休闲的游戏,设计菜单,组装加工,切丝削片,快炒慢炖,种种妙好。晚来非常喜欢在工作之余能亲自下厨为他人做一顿丰盛的饭菜。

厨:从什么时候开始关注下厨房的呢?觉得这是怎样的一个网站?
晚:去年开始的,也没人介绍,只是不经意地闯进“下厨房”,一下就喜欢上这个网站,已经成为我每天都会习惯进去看看的地方。有爱的团队,用自己的方式向大家展示着“厨房与爱”的精神。

厨:在下厨房的认证厨师里,你最喜欢或者欣赏哪一位?
晚:非常佩服像小白素食记录那样的只使用素食来烹饪的厨师们,使用更少的食材来搭配出各种各样的菜式。另外也非常喜欢晴天小超人,我最满意的一次蛋糕就是来自她的冻酸奶芝士,我家人已经爱上这款蛋糕了。

厨:是什么动力让你坚持在下厨房每日一更新,或者长年坚守?
晚:来到下厨房发现好多很我一样热爱厨房的人,我喜欢和他们交流,看他们在下厨房更新自己的菜。我想只要可以的话,我会长年坚守的。

厨:在众多美食网站或者博客中,你为什么选择在下厨房开辟天地、大展厨艺呢?或者说下厨房最吸引你的是什么?
晚:最喜欢的就是在菜谱下面大家可以互相看到厨友们的作品,互动性很高,方便大家交流取经。还有食材的目录也非常齐全,点进食材里可以看到相关的菜谱这个设计非常赞。最近貌似新上线的时令食材功能也很棒,我常会去看。

厨:自己已经那么会做了,还会在下厨房搜菜谱么?
晚:会啊,来下厨房后发现了各种各样的新做法,我喜欢在下厨房学习。

厨:对于工作很忙的白领们,有什么好的建议么?
晚:我觉得自己做饭好处多多,作为工作之余的业余减压方式也是不错的选择。也当是自己会一门技艺,偶尔为他们展示一下也会让你的同事刮目相看,自己也会觉得很开心。

厨:对于我们都如此钟爱的下厨房,有什么建议呢?或者是有什么需要我们改进的地方。
晚:希望下厨能继续自己独有魅力的风格,越办越好,能成为大家心灵的港湾。

厨:对于厨房新手,你有什么要说的么?或者喊喊口号、鼓励一下!
晚:行动是唯一能提高你厨艺的方式,行动越多,越会发现被下厨所深深吸引。

厨:(开玩笑 ~ )如果有人说你做的菜不好吃怎么办?
晚:笑 ~ 那他完了,我会不断尝试让他一直吃到觉得好吃为止,哈哈!

关于摄影

厨:食物的照片非常有个人的风格,很多人也觉得很好,请问有什么秘籍吗?
晚:我会在做菜的过程中就考虑出锅时候的摆盘,并选择不喧宾夺主的餐具来装盆。其实有时候一些被吃掉一半的食物更适合用相机记录下来,那样的照片会有一种生活的气息,要善于捕捉那种生活记录的感觉。

厨:觉得拍食物和拍别的东西有什么不一样的感觉?
晚:拍摄食物对我来说已经变成一种日记式的记录,不是为了表现食物本身,而是用食物来展示自己的生活。

厨:在道具选择上有什么可分享的经验吗?
晚:我觉得拍摄美食不需要选择花哨的背景和餐具,简单的几样餐具或者白色的餐盘才是能衬托食物本身的最好道具。

厨 : 方便透露一下你用的相机型号嘛?
W: 这个就寒酸了一点。尼康D3100,镜头是15-105的变焦入门镜头,但那不影响我用相机记录厨房的好心情。

> 晚来的下厨房主页

这篇文章来自下厨房 ^_^
下载下厨房移动客户端,唯有美食与爱不可辜负。

「影」小乃海苔便当

2012年4月17日 拉布拉多鱼

无论什么时期的人生都会有毫无经验可循的遭遇,
在前方未知的跌跌撞撞里,道路慢慢地越走越宽。


—— 永井小卷

《小乃海苔便当

导演: 緒方明
编剧: 铃木卓尔
主演: 小西真奈美 / 岡田義徳 / 村上淳 / 岸部一徳 / 佐々木りお / 山口紗弥加
类型: 喜剧 /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日本
语言: 日语
上映日期: 2009-09-26

 

剧情简介

年过而立的家庭主妇永井小卷心情无比郁闷,丈夫范朋自诩为小说家,却眼高手低,好吃懒做,整天靠啃老度日。小卷一气之下,留下一纸离婚协议,带着年幼的女儿小乃回到了位于横滨的娘家。失去了生活来源,小卷开始为女儿的未来担忧,于是四处求职,然而连续碰壁。在此期间,她重逢了学生时代的好友玉川丽华以及初恋井口建夫,少年时代的青涩感情重新复萌。但是范朋反复纠缠,未来又如此迷茫,这些都令小卷烦恼不已……    点此【在线观看】

 

==================================================================

影评:幸福便当小感
作者:澍溪

我总是对日本此类将平凡生活与精致美食相结合的电影情有独钟,美食对庸碌无常的生活有着特殊的疗愈功效。每当圆圆整整结束一天繁忙生活后,若还能有丰沛的闲情雅致为自己准备一餐简单却用心配搭的饭食,其实也算是浮躁与困顿中的一个愉快。

这部电影中的主人公小卷,虽年过三十,育有一个可爱的女儿,形象却极为清雅可人,言谈举止中饱含着生机勃勃的纯真与朝气。影片开始,从她娴熟有序地准备便当的一系列动作中,便可对她精湛的厨艺一目了然。

而此时的她,正陷入焦灼恼人的婚姻泥潭:嫁了一个只会做梦,不懂实干的“米虫”老公。为了女儿的幸福,为了自己的人生,她下定决心要自食其力,带着女儿回娘家准备开始新的生活。

女儿在外婆家打开饭盒,第一次将妈妈精心准备的便当展现在观众面前时,日本人精巧细致的生活姿态,被完整浓缩在小小的便当中。极具创意的巧思将膳食营养层层融合在香糯的米饭之下,简洁朴实又让人垂涎欲滴。女儿把小卷的便当带去新的幼稚园,大受老师和小朋友们的欢迎。其实正如质朴却美味的海苔便当,在平凡生活中,我们不需要天才般的灵光荡漾,只需勤奋用心,审慎认真地付出与培养,都可以拥有漂亮的手艺或特别的才能。

小卷打算独自撑起一片天,在家乡努力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却履行不得。当一次偶然的际遇,品尝到一家普通小店的家常美食后,情感与思维在脑海中激荡出灵感的火花,小卷有了自己的梦想:卖普通却美味的家常便当

有时梦想的开始,正是源于顷刻的心底震颤,像突然划过天际的电闪雷鸣,任意唐突,却有着决定性的强大力量。有了美好的梦想与付诸实践的冲动,仅仅这些对于不易的生活是远远不够的,家常美食店的智慧老者用人生经验告诉小卷:承担责任,意味着牺牲,意味着学会放手。对于常人来说,艰难的往往不是选择,而是放手。

影片快到结束时,女儿挣脱小卷的手,欢快地开始新的小学生生涯,我觉得此时的小卷与女儿一起成长了。经历了漫长波折的离婚历程,经历了与初恋的再度重逢,小卷已经将过去的委屈与辛酸化作泪水,释放排遣。现在的小卷已经可以独当一面,独自撑起与女儿共同生活的一片蓝天。

如果像小卷一样知道自己的梦想,并能够为梦想一直努力,我相信这样的人一定是幸福的。因为当你用热情灌溉生活,生活一定会回报给你意外的惊喜。


小卷在美食店老板的话语中,找到了人生的方向与梦想。

拉布拉多的碎碎念

我们总是天真的认为,只要想做不管什么都能做到,但当有天要扛起所有的生活时,真的有那么容易被扛起吗?30岁带着孩子的女人开始学习独立,实在是不容易。而30岁才开始对自己的人生进行规划也实在是够后知后觉的了。岁月如沙,在你手中,不管你握与不握,它都会无情的溜走。共勉!

 

这篇文章来自下厨房 ^_^
下载下厨房移动客户端,唯有美食与爱不可辜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