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每时每刻,都有一道唤起回忆的菜

2011年11月4日 Pan小月

学会的每一道菜都有一个缘起,一个回忆。有时候是针对一段时间,有时候是针对一个人。我想起了我第一次做红烧肉,会做的那个炒饭,包的第一顿饺子,还有,皮蛋瘦肉。想起它们,就想起了当时的自己,和那个时候的生活。——李子玉《细味》

前两天,O2氧气生活在微博上@下厨房提起这本书。在那些有爱有关怀的美食文学中,《细味——食物的往事追忆》是不忍错过的一本。

李子玉,又名李玉莹,香港著名散文家,李欧梵笔下的“真心女人”,70年代中期毕业于浸会大学中文系,随后赴美国南伊利洛伊州立大学取得社会学学位。2002年开始写作,近期主要作品有《云想衣裳》、《忧郁病就是这样》,曾和丈夫李欧梵合著《过平常日子》、《一起看海的日子》和《恋恋浮城》,讲述二人海外日常生活的悲与喜、笑与泪。

在《细味》中,李子玉从儿时食物开始一一细数:猪油捞饭当早餐,婆婆教煮的凉瓜牛肉,搭伙食的诗人独爱酸辣汤,患抑郁症那几年冷冷的麦片,找到真爱之后的七色菜,直数到灰色爬上发梢。李玉莹以文字回溯半生,外婆猝然而逝、与前夫留学美国、孤独对抗抑郁症,和现在的丈夫李欧梵享受平淡生活,每时每刻,都有一道唤起回忆的菜。醉翁之意不在酒,作者借食物为题发挥,在细味食物之间细味她的五味人生。

最美好的一顿,除了包含视觉享受,还有那些味觉回忆引起的旧事旧情。每段人生都有百般滋味萦绕在心头。

《细味——食物的往事追忆》在线试读

这篇文章来自下厨房美食生活杂志。更多菜谱信息欢迎来www.xiachufang.com逛逛。唯有美食与爱不可辜负。

超级妈妈的童话午餐秀

2011年11月3日 Pan小月

Samantha Lee生活在马来西亚吉隆坡,是一位儿童派对策划人。有两个宝女儿的她,非常热衷于制作便当。要是你以为这没什么大不了的,看看她的作品吧,保准会牢牢抓住你的眼球,让你惊呼“天呐”!为了女儿们能享受美妙的午餐时光,Samantha每天都会花费大量时间,发挥十足创意,制作出艺术品般的有趣便当。这些便当大多以热门卡通形象为主题,还时常成对出现,比如白雪公主和坏心眼的皇后、蝙蝠侠和猫女、中国娃娃PUCCA和她的小黑猫……这可真是一场超级妈妈的童话午餐秀啊!







喜欢看她的便当照片?可以在Instagram搜索leesamantha进行关注。

这篇文章来自下厨房美食生活杂志。更多菜谱信息欢迎来www.xiachufang.com逛逛。唯有美食与爱不可辜负。

读舌

2011年11月1日 张唐

在任何一家菜铺里,每天最早卖完的一定是猪口条,只要火候到位,酱汁合口,猪舌那独特的既紧密又疏松的肌理结构能将酱料的味道充分吸收、聚拢,然后随着每一口的咀嚼逐次释放出来,叫人迷醉。加上相对合理的价格,猪舌在食材里稳压牛舌一头,是当之无愧的最佳大众美食。

忘记了是《算死草》还是《审死官》里,有段很重口的隔墙舌吻戏,击鼓传花的最后一棒与一条硕大猪舌热吻,连我都看得有些恶心,头一次对猪舌产生了抵触情绪。还好不久后一次饭局上的水拼盘里有份很好吃的猪口条,总算让我忘记了与猪舌有关的不快,战斗力迅速地回升了过来。


  
相比起猪舌,牛舌就矜贵了不少。对一头牛来说,舌头的功用极大,吃草时只需伸舌一卷,即便草尖叶锐也无需留意,据说武术家还凭此创出套八卦掌的发力方法,专为空手入白刃用。而那些不断咀嚼着的牙,只是用来反刍而已,缺了舌头,牛便难以生存。龙图案里有个故事说得就是农户耕牛的舌头被人偷割,无奈下只能杀牛,宋律又不许百姓私宰耕牛,便有人举报求赏,包青天自然是明查秋毫,轻松破了案子。贼人原来是那举报人,不忿别人耕牛体壮,坏了自家的生意,出此损招,只是想逼人宰牛,自己再去举报,让竞争对手无可翻身,用心可谓险恶。至于那牛舌,自是被他带回家了,据说味道不错,破案时还未吃完,可见在宋朝,牛舌已是常菜了。
  
常去的一家日餐馆烤牛舌做得不错,我每次去必点这道菜。也推荐给不少朋友,大家都很爱吃。这里的牛舌分生熟两种烤法,无非是原料的加工方式不同。却都是腌好后切成薄片在铁板上烤得。生烤出的牛舌脆韧清淡,越嚼越有味道,熟烤的则是绵烂肥滑,入口即化,两样做法各擅胜场,不分伯仲。相比起来,因为生烤的牛舌别处不易吃到,倒是点得多些。
  
动物的舌头大多都是美味,除了偶尔用来发声,多是进食时使用,整天动个不停,处处都是活肉,当然好吃。走兽舌厚,需要去皮切片处理,猪、牛舌最常见,做法也是极多,烤、、炒、炖,只要火候到了,怎样都是好味。禽舌更简单,洗净直接烧汤或是清炒即可,入嘴一口一个,香糯嫩滑,中间还带着根软骨,吃起来痛快得很。北宋名臣吕蒙正就最爱吃舌汤,吃得多了,家里后院都堆出个毛山来,他是贤臣,用自己俸禄买,别人也说不出什么,倒是他自己被吓了一跳,自觉浪费,从此便吃得少了。小鸟的舌头灵巧,叫声各异,却实在太小,吃起来没什么意思,还煞了不少风景,倒是江苏金坛出产一种绿茶,名叫“雀舌”,泡开后黄嫩细巧,很像小鸟的舌头,相当诱人,喝起来味道也是极好,不愧如此好名。


  
按照国人的饮食思维,“吃哪补哪”,嘴笨就应该多吃舌头,我小时候嘴笨,不会说好听的,就爱拣别人不爱听的话说,所以从小到大,我一直努力地在吃各种舌头,就想整出只如簧的巧舌来,可直到今天,我时不时还会在吃饭时咬着自己的舌头,鼓起一疙瘩紫泡,疼出一脸眼泪来。说话自然依旧是笨嘴笨舌,杀伤力十足,也因此被不少人称为“毒舌”,可见吃舌头和巧嘴没什么必然的联系。倒是万一哪天人类不再是食物链的顶端,象我这样的毒舌可得小心着点说话,可别叫人盯上,变成别家补舌的原料才好。

专栏作者

张唐在豆瓣|张唐在下厨房

这篇文章来自下厨房美食生活杂志。更多菜谱信息欢迎来www.xiachufang.com逛逛。唯有美食与爱不可辜负。

「下厨房周刊023」热火煮,荸荠熟

2011年10月31日 Pan小月

霜降过后是慢性胃炎和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复发的高峰期。蔬菜正丰盛,此时最好多选择养胃、润肺的果蔬。荸荠,古称凫茈,俗称马蹄,又称地栗,有生津润肺、化痰利肠、消食除胀等功效。它既可作为水果,又可算作蔬菜,皮色紫黑,肉质洁白,味甜多汁,清脆可口,自古有地下雪之美誉。因其生长在泥中,且性寒,熟食比生吃更有益健康。

马蹄银耳木瓜糖水

1. 马蹄去皮洗净切块。
2. 银耳泡发摘洗干净,撕成小朵,红冲洗干净。
3. 木瓜去皮切块。
4. 锅内放足量水,加入马蹄银耳和红,大火烧开转小火煮1小时。
5. 一小时后加入木瓜和冰糖,继续煮10分钟即可。

其他时令菜谱

【山药牛肉粒】山药健脾益胃、牛肉补中益气,二者搭配是秋季家庭饭桌上的一道美味。

【酸菜芋头汤】素食进补芋头是首选,特别适合脾胃虚寒的人。

【秋季柿子丸】柿子是秋冬补水、去火佳品。

【白果腐竹粥】白果对秋冬季高发的咳嗽、哮喘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时令蔬菜和水果

荸荠、山药芋头白果板栗红薯桂花秋葵茭白南瓜茄子
柿子、红山楂、秋苹果木瓜葡萄

我所知道的味道,记忆中的熟菜摊

在我小学时,每天晚上和同学一起从学校所在的城南走回市中心的家,总会路过那一排熟菜摊。那时候华灯初上,夜色还没蔓延而夕阳却已西沉,在回家的途中一切食物的味道似乎都在诉说家的美好。我母亲是不喜欢熟菜的,但对我而言,总觉得熟菜摊的菜都特别香,特别好吃,因此父亲也时常不顾母亲的反对,为我从熟菜摊带些小菜回来。熟菜摊里,父亲时常买的有三样菜……
阅读全文: /article/5132

我们试着每周用邮件告诉你一些关于北半球的时令食物、以及一些厨房小知识。如果你喜欢这些内容,可以到下厨房里注册一个帐号,就可以每周用邮件收到我们的周刊。

万圣节餐桌DIY

2011年10月30日 Pan小月

小编总觉得,其实任何节日都是我们享受生活的借口。这不又到万圣节了,不安分的脑袋瓜转了起来,有啥可玩儿的呢?DIY的乐趣大得很,劳动带来的成就感也很吸引人。万圣节嘛,召集朋友来家里一起看恐怖片最棒了!来点儿有趣应景的点心吃一定不错,屋子里的摆设也可以很有设计感!来看看one charming party的达人是如何做的,一起动手试试看吧!

南瓜卷筒纸+幽灵棒棒糖

使用橘黄色的彩纸,将卷筒卫生纸包起来,两头随意塞进纸卷的空洞中就好啦!贴上眼睛嘴巴,再用草绳和绿色彩纸随意做个南瓜蒂,简直太棒了!找几块白色的布,实在没有用柔韧性好的卫生纸也可以哟,用它们将棒棒糖包裹起来,扎上丝带,拿黑笔画上眼睛嘴巴,就是惟妙惟肖的幽灵了呢。

奥利奥+纸杯蛋糕=猫头鹰

奥利奥饼干真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食材,泡牛奶吃已经弱爆了,再加工才是王道啊。首先,你要有巧克力纸杯蛋糕若干,做法戳这里,实在懒得自己做,就去买现成的吧!接着,扭开奥利奥,用巧克力酱或者黄油,粘到杯子蛋糕上,把巧克力豆或者彩虹糖当做眼睛和鼻子,也粘上。真是惟妙惟肖啊!大家还记得小时候那种吓唬人的橡胶昆虫玩具吗?找一些来,用强力胶粘在牙签上,就成为了万圣节特供哟!用这样的牙签来串水果、芝士,气氛立刻就被带动起来了!心动了没?快来做吧,小编要做猫头鹰去喽~~

这篇文章来自下厨房—美食生活杂志。更多菜谱信息欢迎来www.xiachufang.com逛逛。唯有美食与爱不可辜负。

嘿,来捣蛋吧!萌翻人的万圣节甜点

2011年10月28日 Pan小月

每年的10月31日是西方传统节日万圣节前夜(Halloween),当晚小孩会穿上化妆服,戴上面具,挨家挨户收集榶果。心怀童趣的年轻人们,也热衷在这个时候举办各种万圣节派对,化妆成鬼魂、吸血鬼等等角色,既惊悚又可爱。下厨房为大家收集了有关万圣节的点心,造型好萌呢,快来看看吧!




















Trick or treat

万圣节的一个有趣内容是“Trick or treat”,这习俗却并非源自爱尔兰,而是始于公元九世纪的欧洲基督教会。那时的11月2日,被基督徒们称为 “ALL SOULS DAY”(万灵之日)。在这一天,信徒们跋涉于僻壤乡间,挨村挨户乞讨用面粉葡萄干制成的“灵魂之”。据说捐赠糕的人家都相信教会僧人的祈祷,期待由此得到上帝的佑护,让死去的亲人早日进入天堂。这种挨家乞讨的传统传至当今竟演变成了孩子们提着南瓜灯笼挨家讨糖吃的游戏。见面时,打扮成鬼精灵模样的孩子们千篇一律地都要发出“不请吃就捣乱”的威胁,而主人自然不敢怠慢,连声说“请吃!请吃!”同时把糖果放进孩子们随身携带的大口袋里。

南瓜

另外还有南瓜雕空当灯笼的故事。这又是源于古代爱尔兰。故事是说一个名叫 JACK 的人,是个醉汉且爱恶作剧。一天 JACK 把恶魔骗上了树,随即在树桩上刻了个十字,恐吓恶魔令他不敢下来,然后 JACK 就与恶魔约法三章,让恶魔答应施法让 JACK 永远不会犯罪为条件让他下树。 JACK 死后,其灵魂却既不能上天又不能下地狱,于是他的亡灵只好靠一根小蜡烛照着指引他在天地之间倘佯。 在古老的爱尔兰传说里,这根小蜡烛是在一根挖空的萝卜里放着,称作“JACK LANTERNS”,而古老的萝卜灯演变到今天,则是南瓜做的 Jack-O-Lantern 了。据说爱尔兰人到了美国不久,即发现南瓜不论从来源和雕刻来说都比萝卜胜一筹,于是南瓜就成了万圣节的宠物。

Happy Halloween!点此了解更多有关南瓜的饮食知识。
图片来自:love from the oven

这篇文章来自下厨房—美食生活杂志。更多菜谱信息欢迎来 www.xiachufang.com 逛逛。唯有美食与爱不可辜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