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美味的形状——原研哉的食品设计

2011年6月29日 Pan小月

“从对通心粉形状的仔细观察开始,你就可能会敏感地发现人与食品原料间的设计着眼点,是我对意大利通心粉造型再设计的入口平台。”——原研哉

原研哉,日本中生代国际级平面设计大师,日本设计中心的代表,MUJI无印良品的艺术总监。他的作品涉及建筑、家居、展会、书籍等各个领域,也曾为酒、大米、饮用水设计过无与伦比的雅致包装,对食物本身所蕴含的人文关怀,总能找到最恰当的表达方式。这位以设计来传达价值观的大师,曾经号召建筑师们设计通心粉的形状,并举办了一场展览。

关于通心粉,原研哉与朱锷(著名平面设计师、策展人)有过以下一场对话——

朱锷:你曾经对面条的设计有研究吗?我指的不是对它的产品包装,而是说对面条本身形状的研究。

原研哉:最先着手的是意大利通心粉的设计。在我的研究室里,会通过定期公布研究成果的方式,让大家对新样式的设计提案进行讨论,也就是说,把自己的设计观念实施到身边的题材上。

朱锷:意大利通心粉的形状多种多样:螺旋形、卷状、带条形……可是无论它是什么形状,只要一拌上调料,就变得一样的美味了。换句话说,意大利通心粉的所有造型都经过了时间考验,在市场上生存下来,也相应地体现了“美味的形状”。

原研哉:提起食品的设计,日本的点心也十分重视造型,但意大利通心粉的造型还是不同于日本点心造型重视装饰性和视觉感,而总是从味觉入手探索“美味的形状”。到底什么才是“美味的形状”呢?这是个饶有趣味的设计课题。从对通心粉形状的仔细观察开始,你就可能会敏感地发现人与食品原料间的设计着眼点,是我对意大利通心粉造型再设计的入口平台。当我一边思考这些问题,一边调查通心粉时,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事实:在正宗通心粉的产地意大利,世界著名的设计师都做过通心粉的形状设计,比如有名的汽车设计师G.基乌迪亚罗,他设计的通心粉叫“MARI LLE”,剖面有4厘米宽,形状是希腊字母里的“B”。通心粉的外侧沿袭那不勒斯通心粉传统,是光滑的;内侧则有波纹状的沟纹,据说这样可以使得调料充分地渗入通心粉中。这种通心粉怎么煮都不变形,做成冷盘时视觉上也很漂亮。还有以设计朝日啤酒的吾妻桥大厦而知名的菲利普·斯塔鲁克艾也设计了名叫 “MANDALA”的通心粉,剖面直径是8毫米,呈曼陀罗状,剖面上配有象征阴阳的符号,周围也是波状的条纹。这两种设计都考虑到了通心粉要确保有足够的外表面积,这样可以充分提高调味汁的附着程度,在这一点上体现了最普通的孔状通心粉的特点,它们不管是哪一种,都是以“易渗入调味汁的通心粉”为重点而进行的优秀设计作品。

朱锷:但是,著名设计师设计的通心粉,在形状的简易程度上、普及程度上未必超过传统的孔状通心粉,这是食品设计自有其深奥之处的地方。概括地说,作为“食品设计”,似乎越简单、越朴实就越容易被长久地、大范围地接受。在简单的形状中如何能更明确地突出机能,只有舌头的评价才是最有价值的。

原研哉:基于此,我设计了“<”字形的通心粉,就是将加工得更薄、更宽的扁面条折弯成如此形状的面条。在一般情况下,面条的正中间留有细长的间隙,它的剖面形状接近于“<”字形。这样可以使普通面条的表面积增大一倍,使“汤汁流域”也随之增大一倍。吃法不变,那么这种面条的味道应该是比普通面条要好吃的。

朱锷:你我都不是厨师,我们无法判断这种面条是否能成为美味佳肴,但是我觉得将面条的剖面加工成“<”形,对刺激人的味觉还是有很大意义的。

原研哉:实际上,我很想吃一下自己设计的通心粉到底是什么滋味,但是很遗憾,至今没有实现的机会,我在心里悄悄地期待着这一天,不知到时会怎样……

设计的设计——原研哉2011中国展(免费展览)

展期:2011.6.13-7.15,10am -8pm,周一参观请预约
开幕时间:2011.6.12, 3pm
地点:天安时间当代艺术中心(北京市前门东大街23号)
艺术总监:翁菱
策展人:朱锷 汤静

推荐书籍:

《设计中的设计》
设计到底是什么?作为一名从业二十余年并且具有世界影响的设计师,原研哉对自己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了给出自己的答案,他走了那么长的路,做了那么多的探索。“RE-DESIGN——二十一世纪的日常用品再设计”展真是一个有趣的展览,但又不仅仅是有趣,它分明是为我们揭示了“日常生活”所具有的无限可能性。若我们能以满怀新鲜的眼神去观照日常,“设计”的意义定会超越技术的层面,为我们的生活观和人生观注入力量。

《设计私语录》
作为享誉全球的设计大师,原研哉将日本的生活美学和设计理念带给了全球的读者,我们也许看到过大师精彩的设计作品以及以他的理念持续策划的一系列展览,并对其对设计的理解和呈现拍案叫绝。在这本书中,原研哉为读者呈现的是设计的背后,他对生活的思考,设计来源于生活,那些短小的文章,闪念的随想,才是这位大师很多设计的起点。设计的私语,也许会带给读者更多对生活的感悟,对细节的追索。

版权声明:本文原研哉与朱锷的访谈文字,来源于http://shanghai.jiatx.com/news/2008-06-30/10058514.htm 。图片均来自网络。